山东曹县郑庄:“一站一线一网格”铺就“安民之道”
2021-07-08 16:39:4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邱迎
中新河南网7月8日电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近年来,山东省曹县郑庄街道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探索创新“一站一线一网格”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服务机制,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站“纾怨气”,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郑庄街道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治安状况复杂,不稳定因素多,涉法涉诉案件和农业农村类案件较为多发。为进一步优化群众诉求服务,强化特色调解,郑庄街道整合现有场地资源,打造“八室、一区”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
“八室”就是领导接访室、心理疏导室、联动调处室、法治宣教室等8个功能调解室,每个调解室都配备有经验的矛盾纠纷调解能手,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了两名心理咨询师,通过说事评理、普法宣教、政策讲解,缓解、疏导当事人情绪,化解矛盾“纾怨气”。群众有事儿都想找领导说说,领导接访室是“八室”中最热闹的地方。领导接访室设置在进办事处大门的第一个房间,门口公示了办事处所有科级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每天都有科级干部轮流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天接访领导或者信访办公室随时通知责任管区和部门派人来中心进行现场调处,简易问题当场解决,复杂问题共同会商,在每周一的信访稳定专题晨会上由党工委书记亲自调度。对于群众约访,新增5G视频接访功能,通过微信视频连线可以直接和约访领导进行沟通。
“一区”就是网上信访自助服务区,通过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可以直接扫描国家或省信访局的网上信访二维码用手机就可以反映问题。对于不习惯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众,工作人员还可以引导其到信访办公室,通过双面屏电脑帮助来访群众录入反映问题。
今年以来,郑庄街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5件,解决纠纷35件,实现了“一个大门进来、一个中心对接、一揽子解决问题”的一站式服务,政府服务效能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增强了。
一线访群众,群众的事让群众说了算
为切实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郑庄街道建立了信访接待访群众、现场办公访群众、调查研究访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访群众的“一线四下工作法”,党工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带头下访,拓展干部与群众的互动阵地,把心紧紧贴近人民,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
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幸福感,2020年5月,郑庄街道规划建设双刘楼新社区。面对新型社区建设的新鲜事物,有些群众不理解,多次上访反映问题。郑庄街道积极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全面了解新社区建设的利好,让群众从心里认可接受;街道党工委书记带领9个工作组,逐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群众提出的婚丧嫁娶等特殊情况,采取合理化拆迁方式,确保群众临时住房安全、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成立工作专班,全天候值守双刘楼新型社区建设指挥部全力服务建设工作,专班人员联系方式向群众公开,及时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工作专班根据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和设计院、施工方积极协调、沟通,寻求社区建设最佳设计方案;由村党组织推选出熟悉建筑知识的群众代表组成村民监督小组,全程监督新型社区建设,确保“群众的事情,群众办,群众说了算”。
郑庄街道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通过上门服务、与诉求人当面沟通等形式,听取群众诉求,将难题在一线解决,减少了群众重复上访、集体上访和群众信访成本,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网连群众,信访网格化筑牢综治“防控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网格化管理将政府职能与行政力量下沉,成为源头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郑庄街道探索实行网格化信访管理服务工作模式,将街道34个行政村划分为81个单元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配齐网格员。网格员由街道干部和村干部兼任。单元网格员每天“进网”摸排情况、了解诉求、调解纠纷、宣讲政策,做到“人在网中走、心在网中留、事在网中了”。
2020年初,王河村村民反映合作社流转群众土地的问题,王河村的单元网格员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向街道党工委汇报。街道党工委组织专业队伍,耐心向群众解释政策、帮助村庄解决产业发展难题,赢得了群众认可。2020年,王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创新“合作社+企业”模式,延长产业链,流转群众土地900亩、村集体土地200亩,促使全村人均收入达15000元。王河村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将全村分为4个网格,设网格联络员4名,民情联络员8名,保洁员4名,每个网格依据自身特色,分别又形成学习型助民帮困型、便民服务型、安民调解型网格小组,切实构筑起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矛盾调处的第一道屏障。
郑庄街道开展网格化信访管理服务工作以来,通过推进网格力量下沉、网格服务下沉,街道信访工作的精准性、预见性和高效性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铺就了一条网格体系全覆盖、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人民服务全方位的“安民之道”。(孔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