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河南网驻马店5月16日(通讯员:吴靖 冯巍)
“我心中的优质护理,就是把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
“我心中的优质护理,就是把患者的小事当做大事干。”
“我心中的优质护理,就是把精细的工作做得更精细。”……
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说起优质护理,护理团队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目标,她们在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中,坚守“专业护理、温馨服务”的宗旨,巧妙融合专业护理技术与人性化关怀,用真心、真情浇开了护患和谐之花,收到了患者、医院乃至社会的广泛赞誉,成为我市温馨护理服务的典范。
细微之处见真情
打造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静音病房,守护患者梦乡。耳鼻咽喉科小儿鼾症、成人鼾症患者较多,睡觉打呼噜会影响别人休息,而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术后患者又需要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针对鼾症患者与耳聋患者的不同需求,护理团队首创“动静分区”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安排病房,将同类型患者集中安置,减少相互干扰。她们严格执行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的“四轻”标准,主动减少呼叫器使用频次,采用对讲机与耳麦进行沟通。为因噪音影响睡眠的患者提供耳塞,因光线影响睡眠的患者提供眼罩,营造安静的休养环境。
无声沟通,架起心灵桥梁。对于做过声带手术、喉癌手术等暂时或永久失声的患者,护理团队创新设计了“可视化沟通系统”,除了提供写字板、纸笔外,还将患者术后常见的15种需求制作成图文模版,放置于床头,患者只需轻轻一指,护士便能迅速领会其意。这种贴心的沟通方式,让失声患者不再感到无助和焦虑。
呵护童心,消除患儿恐惧。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每年接诊住院患儿约1500人。为了缓解患儿的恐惧、赢得他们的信任,护理团队准备了“爱心百宝箱”,其中包含与疾病相关的卡通图片、玩具和图书等。她们利用这些直观生动的材料为患儿讲解,消除他们的恐惧,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住院环境,顺利配合手术。
有一名扁桃体术后出血的患儿,由奶奶照顾。一天正在交接班,患儿的奶奶突发疾病,晕倒在床。护士长徐彩霞立即组织大家急救,并联系急诊科会诊,会诊后将患儿奶奶转至急诊科抢救。紧张忙碌过后,徐彩霞发现患儿正无助地躲在一旁,立马把她搂在怀里心疼地说:“别紧张,别害怕,有我们呢。”然后一边打电话联系患儿的爷爷,一边安排专人照顾守护患儿,护士吴莉给患儿买来午餐,下午巩甜甜给患儿带来了玩具、点心,晚上患儿的爷爷赶到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专业护理显温情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鼻部疾病占耳鼻咽喉科病例的半数以上,鼻内镜手术则是应对鼻部问题的关键方法,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和预后。
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并加速康复进程,护理团队启动了“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鼻内镜术后患者疼痛度”的护理质量改善项目,通过调整呼吸技巧、优化卧位方法、应用面罩式冰敷袋、改进健康教育策略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成功减轻鼻内镜术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了早日康复。该项目荣获“驻马店市首届优秀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大赛”一等奖。
围手术期综合管理,加速康复进程。护理团队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贯穿于围手术期护理全过程。术前,开展个性化宣教,并进行功能训练;术后,加强疼痛管理,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出院后,持续随访。这种全程化的护理模式,不仅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更让患者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智慧宣教,传递健康知识。护理团队充分发挥医院智慧健康教育平台作用,结合科室的疾病特点,将专业的健康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让患者、家属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健康知识。
延伸服务送温情
构建全程护理模式
打造品牌,实施个性化护理。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曾提出护士的三重境界:设身处地理解患者;想方设法帮助患者;竭尽全力温暖患者。思考三种境界后,护理团队确立了“亲情护理,沟通无限”的护理品牌。将亲情和沟通融入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出院三大环节,规范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时间、内容、语言以及健康教育流程,有效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前不久,该科收治了一位喉癌晚期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长期病痛折磨,精神颓废,消极悲观,身边只有80岁的老母亲相伴。老人年老体弱,行走困难,徐彩霞查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每天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谈心,护士每天为他吸痰、湿化、拍背、鼻饲、气管切开护理。由于患者咳嗽,痰液经常喷溅到护士脸上、身上,患者非常不好意思,但是大家都会笑着说:没什么,别紧张。在大家的精心护理下,患者的情绪慢慢好转,积极配合治疗,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徐彩霞带领全科护士在照顾好患者的同时,还注意宽慰、帮助、照顾患者母亲。像这样,爱心助燃生命的事例在该科护理团队还有许多许多……她们用真情、热情、爱心、微笑服务,时刻温暖着患者。
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护理团队又相继打造“一病一品”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根据疾病特点、不同患病人群,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带来更有“温度”的就医感受。在该院举办的“一科一品”优质护理竞赛、“一病一品”健康教育微视频竞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
延续护理,关爱不止步。护理团队对随访制度进行了完善,并借助“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此外,通过“医护患”微信群,随时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将关怀延伸至患者的生活中。入驻“豫见护理到家”服务平台为罹患疾病、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专业发展促提升
打造卓越护理团队
人才培养,提升专业水平。团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即便在人员紧张之际,仍选派骨干力量外出进修学习,为科室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专科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团队积极开展耳内镜下耵聍冲洗、鼻腔冲洗等专科护理技术,并深度参与医院听力中心建设,持续提升专科护理水平,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
从指尖缠绕的一根发丝到默契无言的医患相守,从深夜耳畔的一枚软塞到“四轻”的温暖守候。她们用专业与温情,在耳畔方寸间构筑起治愈的港湾——让每一声呼吸都安稳,让每一次沟通都温暖,让每一个不眠之夜都有温柔的守护。耳鼻咽喉科护理团队正以匠心守护生命的声音,用仁爱传递治愈的力量,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为动力,让优质护理服务的温暖阳光照耀每一位患者。
“再远的路走着走着就近了,再高的山爬着爬着就上去了,再难的事做着做着就顺了,每一次重复的力量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水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和坚持的力量!践行优质服务,我们一直在路上!”展望未来,徐彩霞依然充满力量与期待。
编辑:陈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