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卓有成效
2021-07-05 15:39:53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邱迎
中新河南网7月5日电(张国强 李河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全市广大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河南平顶山市碘缺乏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近年全市无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人,居民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2020年,全市碘缺乏病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圆满完成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和“十三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目标。”昨日,平顶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智伟告诉记者。

碘缺乏病曾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现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最严重的表现是地方性克汀病,又称“呆小症”,影响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此外,碘缺乏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一系列损伤。累及从胎儿到老年的生命全过程,威胁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健康。多年来,平顶山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碘缺乏病防控工作,专家们深入一线,到各乡镇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及时掌握全市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及病情的消长趋势,为科学调整干预策略和科学补碘提供依据。
按照碘缺乏病监测计划确定的抽样方法,在每个监测县区随机抽取5个乡镇/街道的5所小学,每所小学各抽取不低于40名的8-10岁学生,采集学生尿样和学生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再从中抽取3个县区采用B超法测量学生甲状腺容积,计算甲状腺肿大率;在上述5个乡各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

骄阳似火的6月,平顶山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控科在姬晓娟科长的带领下,到湛河区九里山办事处李堂小学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到学校后,首先对参与监测的学生上了一堂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课,通过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姬科长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片讲解碘缺乏的危害、防治措施及碘盐的识别和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并为学生发放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手册和印有“本市为缺碘地区,建议食用加碘盐”的盐盒、印有“科学补碘、健康一生”的购物袋、多功能水笔等宣传资料和纪念品。为加深理解,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发放小礼品进行奖励,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现场气氛活跃,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讲课结束,姬科长号召同学们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和亲朋好友,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扩大宣传教育效果。
“听说现在吃碘盐过量了?”“俺家现在不吃碘盐了”在学校开展调查时,老师们也有很多疑问。“需不需要吃碘盐,要看居住地是否为碘缺乏地区。平顶山市作为缺碘地区,除了个别患有甲状腺疾病的病人不能吃碘盐外,大部分居民仍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缺碘影响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补碘的重点人群。”专家们不失时机地在老师们中间进行科普宣传。

今年在舞钢市、湛河区和石龙区的14个乡镇的14所小学,平顶山市疾控中心地病科姬科长带领科室专业技术人员,与县区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了近600名学生甲状腺B超监测任务和尿样和盐样采集工作。年复一年,为了百姓健康,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控科的防治人员几乎走遍了所有乡镇。

“2017年在全市开展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所有乡镇水碘中位数均低于40μɡ/L。根据国家标准,水碘中位数低于40μɡ/L的地区划定为碘缺乏地区。因此,全市群众仍需食用加碘食盐。作为地方病防治工作者,我们的任务是继续做好碘缺乏病监测,继续定期开展水碘监测,根据省确定的食盐加碘政策,指导全市居民科学补碘。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对科学补碘的全面认识,有效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为鹰城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推动健康鹰城建设,向建党百年献礼。”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控科科长姬晓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