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要闻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十七载接力帮扶 痴情化春雨——河南省药品监管局脱贫攻坚侧记
2021-08-20 10:32:2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李书济
  中新河南网电 :2021年仲夏,再次走进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肖营村,眼前的一切,让我们忘记这里曾是一个贫困村。

十七年前,河南省药监局开始对口帮扶肖营村。说起当时村里的模样,首批工作队队员们记忆犹新——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的窘境,安顿一个办公室十分困难。最终还是由肖营村妇女主任徐文平主动腾出自家的住房,作为工作队员的办公场所兼寝室,三个队员从此拉开了“5加2白+黑”的帮扶大幕。

坐在村头荷花池畔的凉亭里,凝目一支支莲花优雅绽放,内心犹如吹过阵阵清风儿。曾何几时,这里还是一个堆满建筑和生活垃圾的大土坑,雨天臭烘烘,晴天乱飞蝇,路人掩鼻过。而今,在河南省药监局驻村工作队的争取协调下,省市县水利部门实地考察、联合发力,村支“两委”发动村民积极配合,将这里打造成了亭台楼榭曲回廊、蛙鼓阵阵揽星光的乡村美景,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村东头那片乱石丛生的荒土坡,当年长满了杂草,如今是村办牡丹生态园。一颗颗牡丹果实,形似直立向上的船锚,包着快要成熟的满腔油汁,而初春时节销售出去的牡丹嫩苗,早已远走它乡开出了自己的灿烂。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了肖营村的名贵花卉园。驻村工作队和肖营村委有更大的宏愿,要把这里打造成镇平县城的后花园,成为城里人周末观光游玩的好去处,成为远近知名的花卉交易中心。

村集体产业有了,驻村工作队就把精力聚焦贫困群众身上,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搞点事情”。
在脱贫户蒙文红的家里,圈栏里的七八只波尔山羊正在低头觅食,一只老山羊繁殖了一窝又一窝幼崽,到冬天的时候,这些承载蒙文红全家希望的小羊羔就可以出栏了。
六年前,蒙文红突遭横祸中年丧夫,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一时间六神无主。驻村书记和村两委骨干一次次上门劝慰,千方百计帮助她渡过难关。受到感召感染,这个逆境中的农村妇女勇敢面对厄运,在驻村书记指导下,用扶贫款和自筹资金购买了波尔种羊,夜以继日割草放牧、春种秋收,全力撑起这个行将破碎的家。“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我根本闯不过这一关,这个家也许早就零散了。”蒙文红感激地说。

蒙文红的事迹只是肖营村脱贫攻坚中一个缩影。如今,经过上下共同努力,该村2014年摘掉了贫困村帽子,100%的贫困家庭都走上了自强自立自信的脱贫致富之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来到肖营村产业园时,生产体育器材的流水线上,村民们一字排开做着自己的工作,流水线的一头是各种布料,另一头就是五颜六色的足球、手球成品。看着质地上乘、外观靓丽的足球,不敢相信这个小小的村办企业,居然能生产出如此高水平的体育用品。据创业园负责人介绍,他们的体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为一些名牌企业代加工部分成品和半成品,年销售额可达近千万元。

在另一个藤编车间,由于实行的是订单化计件生产机制,经过培训的村民们,甚至可以把原料拿回家,利用闲暇时间藤编各类躺椅和家具。隔壁的厂房则是过塑印花车间,承接各类装饰、广告印制,也安置了不少村民就业。这几个生产车间,集中体现了各级政府对肖营村产业扶贫的优异成果,真正把扶贫模式由“输血”变为了“造血”。

日落西山时分,通往13个自然村的每条道路上的路灯次第点亮,将肖营村笼罩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之中。村支书许红庆深有感触地说,原先一到晚上,村与村的道路黑灯瞎火,走夜路靠大声唱歌驱除恐惧。驻村工作队想百姓所想急群众所急,多方筹措资金,协助联系电业部门,给全村装上了明晃晃的路灯,我们夜间走亲访友,跟城里人一样既方便又安全。这些曾经做梦想做的事,居然都实现了,这个获得感、幸福感,真得用“感激不尽”来形容了!

一种信念始终如一,一种情怀始终如一,一种炽烈始终如一,一种担当始终如一......望着掩映在红花绿树之中的村庄,我们感叹不已。在十七年漫长的岁月中,河南省药监局帮扶肖营村风雨无阻,真情如一的付出,如同春风拂过肖营村的田间地头和家家户户,从那里生长出来的“走出贫困、走向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的禾苗,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上,向上,正在孕育更为硕大的果实!
  贠曙光 杨清波 张猛 摄影:杨矿红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