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鸟类天堂”董寨新晋一批“国宝”
2021-04-08 16:43:15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潘再军
中新河南网4月8日电 (张因祥 祝文平)近日,被誉为“鸟类天堂”的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消息,依据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该保护区有22种鸟类晋级“国保”。至此,已查明该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由49种增至71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63种。

白冠长尾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跟上一版相比,一大批物种列入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55个物种由原“国家二级”升级为“国家一级”,45个物种直接跻身为“国家一级”。
位于河南罗山县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8万公顷,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8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工作,保护区鸟类种数和数量不断增加,已形成白冠长尾雉、朱鹮等旗舰物种和仙八色鸫、蓝喉蜂虎等山区森林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的良好保护局面。

仙八色鸫。
据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潘茂盛介绍,新版《名录》发布后,保护区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区域内分布的鸟类保护级别进行界定。经过一段时间的查阅、梳理和统计,确定有22种鸟类晋级“国保”,其中白冠长尾雉由原“国家二级”升级为“国家一级”,青头潜鸭、彩鹮直接跻身为“国家一级”。

朱鹮。
“此番《名录》调整为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带来了新的契机。”潘茂盛表示,保护级别不同,也意味着法律上针对打击盗猎、非法走私、非法贩卖等有不同的量刑标准,有助于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有效发挥保护区监测、科研、科普教育功能,对做好我国鸟类极小种群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