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南阳 > 文旅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深植“杏林”厚土 打造“两地一都”——南阳召开2022年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
2022-05-03 09:09:0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李克选
  中新河南网4月28日电(李克选 崔松涛)4月28日上午,南阳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市中医药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书克作工作报告,市政府副市长阿颖出席会议并做讲话,会议由市政府秘书长张喜雨主持。会议宣读了南阳首批中医世家、南阳市基层名中医、南阳市2021年度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文件。淅川县政府、唐河县中医院、南石医院、仲景宛西制药、仙草药业5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崔书克在报告中指出,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南阳中医药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中医药系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对中医药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医药强市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齐头并进。
  崔书克在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围绕打造“两地一都”(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目标”,进一步整合中医药资源,补短板、强弱项、起高峰,从医、教、研、产业、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力,实现“六带动、六提升”,即:
  一是以实施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为带动,在提升中医医疗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高水平建设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整合南阳市优质骨伤资源,加强与望京医院紧密协作,做实做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实现与望京医院同质化发展。用1-2年时间,建成立足南阳、服务河南、辐射华中地区的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整合医疗资源,建设市中医院“一馆六院多中心”。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做实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互联网+中医药”战略,建立“智慧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医院发展和服务水平。
  二是以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为带动,在中医药教育上实现新突破。
  配合张仲景国医大复建办,依托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国药学院、南阳医专及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做好大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引进、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工作。
  拓展中医药教育形式,设立豫西南硕士点。协调河南中医药大学和省人社厅,在市中医院设立“河南中医药大学豫西南硕士点”,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为南阳市培养更多的中医药硕士,提高人才层次。
  进一步拓展仲景书院、西学中教育形式,多途径培育仲景经方人才。实施国家“岐黄工程”、河南省“369”人才工程和“仲景工程”,建设1-2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培养1-2名全国骨干人才,培养3-4名省级拔尖人才。
  三是以筹建“张仲景实验室”为带动,在中医药科研上实现新突破
  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南阳市中医院、张仲景国医大学,融合宛西制药、福森药业等企业,先期先联合建立各类省级科研平台、中原学者工作站等。同时积极引进北京、上海、南京、广东等中医药大学优势学科资源,整合南阳医专、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经方和艾产品研发资源,聘请院士为仲景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杰青、岐黄学者、中原学者等为实验室骨干,推动“仲景实验室”建设,开展中医药现代研究,以科研促进中医药医疗水平提升,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聚焦仲景方药、创新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向,建设一批“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规划成立南阳药用植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一批高能级中医药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地)、经方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四是以“三园、一廊、一谷、三片区”为带动,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三园”即建设张仲景中医药科创园、张仲景中医药产业园、张仲景中医药物流园;“一廊”即开发“两山两源”(伏牛山、桐柏山,丹江源、淮河源)中药材资源优势,沿伏牛山、五朵山、七峰山、桐柏山,在淅川、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方城、社旗、唐河、桐柏等地,布局名优“宛药”种植基地及加工基地,打造“宛药经济走廊”;“一谷”即:打造以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为中心、辐射各县市区的“中原艾谷”、世界艾乡,实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纵向成链、横向成联”,打造全国艾草种植加工基地、研发基地、交易中心和完善的艾产业链。“三片区”即:综合开发利用南阳市城区东北和西北区域优美的山、湖、水、林、花、药、草资源,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医药康养片区,卧龙区紫山、麒麟湖中医药康养片区,鸭河中医药康养片区,建设宜居、宜养、宜游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城。
  五是以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为带动,在仲景文化弘扬传承上取实现新突破。
  加快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高水平建设园、院、祠于一体,集文物保护、收藏展览、文化交流、中医诊疗、研学体验、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医圣祠文化园”,建成中医朝圣拜祖地、中医药文化旅游地、中医高端人才孵化地,今年5月份要完成中轴线主要建筑主体封顶,10月份实现一期所有主体建筑封顶,明年5月份一期建成开园。
  市政府将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所在周设立为“仲景文化宣传周”,今年首届活动圆满成功,今后每年要持续举办。要用好医圣祠“张仲景主文艺作品创作基地”这块牌子,用好各级资源,协调创作张仲景主题文艺作品。
  持续在全市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特别要做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推进张伯礼院士中医药文化读本进入中小学课堂,使学生们从小学习中医即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和浸润,今年覆盖率要达到20%。要办好“仲景大讲堂”,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要继续发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开展第二批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申报工作。
  六是以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带动,在国际交流合作上实现新突破
  建好“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进一步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把张仲景博物院打造中医药出口的示范区和集聚区,不断提升我市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创设“张仲景医学奖”,面向社会募捐资金,开源节流,保障张仲景基金会健康运转,使基金会在南阳中医药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副市长阿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南阳中医药工作成绩、指出了短板和不足。她指出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关心重视,切实增强南阳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她强调要加快推动仲景品牌铸造,加快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医圣祠文化园工程建设步伐,加强仲景学术思想的传承创新,增创“两地一都”优势;要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提质增效,抓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两个“国字号”品牌创建工作,加强中西医协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人才教育和培养,提升“两地一都”能级;要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中医药产业链建设,提升艾产业发展质量,做强“中医药+”新业态,培强“两地一都”引擎。她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医药作为大民生、大产业、大事业来优先发展,要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职能,建立台账,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台账式推进,及时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市卫健体委系统、市中医药系统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分管副职、卫健体委系统及中医药系统负责人等在分会场参加。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