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西峡检察院:增殖放流 修复生态 350万尾鱼苗游到丹江了
2022-09-29 07:10:19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 责任编辑:李克选

中新河南网9月28日电(李克选 何莉 刘长清 马志全)“本次增殖放流鱼苗350万尾,从灌河流入丹江。这将极大地改善丹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丹江河水生生物多样性。”近日,在西峡县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生态修复及增殖放流启动仪式上,西峡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陈雄如是说。西峡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涵养区,为全国人民保一湾清水是每一个西峡人的责任。


近年来,西峡县检察院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强化生态修复工作。2022年以来,西峡检察院共受理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6案28人,其中向法院提起公诉1案3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13案24人。相比往年,受理数量有所下降,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数量有所增加。为了加强生态保护,恢复该县鱼类种群数量、优化水与生物群落结构、修复渔业资源、促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西峡县检察院牵头组织了这次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生态修复及增殖放流活动。共增殖放流350万鱼苗。


就生态保护工作,西峡县检察院检察长王海山指出:一是下好建章立制先手棋,明措施促规范。与西峡县公安局、西峡县农业农村局等5个部门会签《关于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为生态环境修复专项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证。坚持“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将生态环境修复义务承诺及履行情况作为量刑情节,对积极主动修复生态环境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实现惩治犯罪和修复生态相统一,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发挥相关行政机关的专业作用,出具合理可行的生态修复方案,确保被破坏的生态能够科学有效恢复。
二是打好办案监督主动仗,两手抓两手硬。用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主动修复。以公开听证促司法公开,提升办案质效。对5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进行公开听证,有效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多方共识,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准确行使。公开宣布不起诉,推进普法教育。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更加直观地参与到、感受到案件办理的过程和结果。
三是出好生态修复组合拳,聚合力提质效。突出源头治理,做到多赢共赢。着力打造“源头预防+行政前置+刑事兜底+公益修复”的立体化治理新模式,实现了治罪与治理并重。实施部门联动,做到同向发力。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通报生态修复进展情况,商讨具体修复举措。强化跟踪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坚持及时跟进,确保生态修复真正落地、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