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人居环境成果 旱厕改造“回头看” 环境整治“向前看”
2022-09-19 18:40:2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李克选
中新河南网9月19日电(郑翠 赵梦瑶)“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唐河县湖阳镇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将厕所改造工程作为关注民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来抓,因民施策,由点到面,多措并举,让农村厕所变美、变净,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有幸福感。

一是抓组织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为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湖阳镇及时召开农村户厕改造“回头看”工作推进会,成立了户厕改造问题摸排专班;召开抽调人员改厕“回头看”工作培训会,安排部署此项整改工作,现场讲解工作清单、提示注意事项、解答重难点问题,明确责任目标;建立镇、村、管护员三级巡查制度,对各村排查整改进度实行实行日通报制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
二是抓进度质量,一主题深度点击。采取分片分区、走访入户形式,对全镇各村(社区)逐户逐厕开展问题排查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厕。建立问题排查清单,通过“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方式,限定整改时限,严格对照整改标准,统筹有序推进整改,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改一处成一处,以“零容忍”的态度,“钉钉子”的精神,深入排查摸底,确保按标准、按时限完成农村改厕整改任务。

三是抓落实督导,一张网联动推进。各村(社区)严格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档”要求,建立村档户档,妥善保管备查,档案资料内容要完善,验收单签字要真实,照片记录要清晰。镇农业农村中心认真检查各村(社区)改厕工作台账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更新的及时性,重点检查各村改厕工作的规范建设情况,对改厕施工不到位,没有达到标准的厕所整改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要求,建立督导整改清单,要求限期内整改完毕。由镇纪委进行全程督导,对整改工作组织不力、搞形式主义、整改进展迟缓、整改到位率低、整改质量差、劳民伤财无效整改的,实行重点督办、严肃问责。

四是抓宣传发动,一条心全力支持。结合治安巡逻、秸秆禁烧巡查、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全方位宣传使用卫生厕所的好处,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明如厕、厕所日常管护、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支持改厕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旱厕改造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
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回头看”摸排问题2747户,下一步,该镇将以更严作风、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全面提升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让改厕成果经得起“回头看”,并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一是抓组织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为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湖阳镇及时召开农村户厕改造“回头看”工作推进会,成立了户厕改造问题摸排专班;召开抽调人员改厕“回头看”工作培训会,安排部署此项整改工作,现场讲解工作清单、提示注意事项、解答重难点问题,明确责任目标;建立镇、村、管护员三级巡查制度,对各村排查整改进度实行实行日通报制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
二是抓进度质量,一主题深度点击。采取分片分区、走访入户形式,对全镇各村(社区)逐户逐厕开展问题排查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厕。建立问题排查清单,通过“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方式,限定整改时限,严格对照整改标准,统筹有序推进整改,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改一处成一处,以“零容忍”的态度,“钉钉子”的精神,深入排查摸底,确保按标准、按时限完成农村改厕整改任务。

三是抓落实督导,一张网联动推进。各村(社区)严格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档”要求,建立村档户档,妥善保管备查,档案资料内容要完善,验收单签字要真实,照片记录要清晰。镇农业农村中心认真检查各村(社区)改厕工作台账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更新的及时性,重点检查各村改厕工作的规范建设情况,对改厕施工不到位,没有达到标准的厕所整改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要求,建立督导整改清单,要求限期内整改完毕。由镇纪委进行全程督导,对整改工作组织不力、搞形式主义、整改进展迟缓、整改到位率低、整改质量差、劳民伤财无效整改的,实行重点督办、严肃问责。

四是抓宣传发动,一条心全力支持。结合治安巡逻、秸秆禁烧巡查、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全方位宣传使用卫生厕所的好处,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明如厕、厕所日常管护、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支持改厕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旱厕改造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
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回头看”摸排问题2747户,下一步,该镇将以更严作风、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全面提升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让改厕成果经得起“回头看”,并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