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开封 > 科教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从小学榜样,长大做榜样 ——开封市文昌小学四一班致敬最可爱的人
2020-04-22 15:11:0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付海涛
    中新河南网4月22日电(付海涛)人生百态,不是事事都是顺心的,成功的道路上总有几道坎,而我们要选择的是战胜它,不然只能永远和成功隔着一个坎。这段时间,我们国家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那些中国最可爱的人儿。
    当我们安安静静窝在家里觉得无聊、惶恐、焦虑的时候,却不知有多少人签下生死书,在抗战的一线上,没日没夜在为我们跟“敌人”做斗争,为的就是保卫着我们的这片家园!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就这样将就一下……


    武汉市中心医院28岁的王涛,下班后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摘下手套,用手机拍下汗水浸透的双手长时间带着护目镜和口罩的面部……
    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硏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土,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
    她给出的理由是:
    1、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
    2、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
    3、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
    莎莎回答:“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
    这些医疗救护队的天使们,很多只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他们或许跟我们身边的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的年龄相仿,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再想想他们的勇气和一颗大爱之心,让人既心疼又感动!
    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现实版的上阵抗“敌”父子兵,让很多人落泪了。
    有一名医生看到一个19岁的患者,内心承受力差,因为被感染内心有些崩溃,父母都在安慰这个患者,当这名医生接受采访提到这个小患者的时候,痛哭起来,他说因为看到他,我也想到了我的小孩儿。
    河南的137人医疗队驰援武汉,一个护士的丈夫在车下痛哭大喊:“王月华,我爱你”。妻子是偷偷报的名加入医疗队,丈夫是另外一家医院的外科大夫,后来记者采访痛哭着给妻子送行的那位丈夫,他说:“知道这个事儿应该我们去做,但是真正放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很难转过弯儿来,感觉很矛盾”。本来感觉男人不应该这样哇哇大哭的,但是那个时候受不了,感情控制不住。
    四川广元丈夫为护士妻子出征武汉送行,喊了中国男子最动听的1句情话:“赵英明,你平安回来,老子保证包一年家务!”
    从年前到年后,这段时间,每天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陆陆续续前往武汉。
    这些医护人员们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他们也是身为人子人父人妻,他们也有对家人的不舍,更想守卫在自己的家人身边,但是职业的使命感让他们变得坚强勇敢。

    湖南的一个农民郝进一次性捐出15000只医用口罩。记者询问这15000只口罩的来源,才了解到:原来是他之前在一个口罩厂工作,后来老板发不起工资,发15000个口罩抵的工资。
    这个农民回答说:“听说这次疫情严重,我一次性捐了15000口罩,希望他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一个小伙偷偷送了一箱口罩到派出所,之后掉头就跑,当民警赶出来的时候,小伙已经离开了民警行军礼感谢小伙儿的爱心。



    一个8岁小孩儿捐出自己6年积累的所有压岁钱33000。
    在终南山针对疫情接受采访的时候,最后眼中含着泪花说到:“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提到一个信息,说在街道上听到老百姓在唱国歌,我听到很感动。所以劲头上来了,大家一起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海陆空三军医疗队出征武汉。
    诗经《秦风无衣》这么写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
    但是这个民族仍然屹立不倒,顽强的在这片土地上繁荣富强,为何?因为这个民族身上代代都流传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一班的孩子们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













    虽然我们只是普通人,虽然我们没有战斗在前线,但我们绝对不会让那些医生们孤军奋战!
    我们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因为我们有着无比强大的祖国!即使这种病毒是一座无法越过的火焰山,我们的祖国也会提着芭蕉扇来,将它扇灭!
    相信不用过多久,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灿烂的阳光底下,我们再重聚!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共进,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越过这道坎!
(投稿热线:18237850555    邮箱:chinanewskf@163.com)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