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解心结”丨司法建议解“双重婚姻”困局 法官温情解困暖人心
2025-10-21 21:03:39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王鹏
中新河南网10月21日电:近日,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李晓华在审理一起行政登记纠纷案件时,将“法解心结”法官接待日活动“从被动见转为主动约”的理念融入办案全过程,摒弃“结案了事”的机械思维模式,以一份精准有力的司法建议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此举既依法监督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又为深陷“双重婚姻”困局的当事人扫清维权障碍,生动诠释了司法公正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完美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这起纠纷的根源,要追溯至三十余年前的两起婚姻登记。1990年,单某某与冉某某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婚姻关系合法有效。然而1997年,案外第三人(非本案当事人)竟冒用单某某的身份信息,在另一婚姻登记机关与赵某办理了结婚登记,为日后的纠纷埋下隐患。2017年,单某某偶然发现自己身份被冒用、名下存在“双重婚姻”的情况。为消除不良记录,她先行与赵某办理了离婚登记,但“双重婚姻”留下的登记痕迹仍持续困扰其生活。无奈之下,单某某选择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当年被冒用身份办理的婚姻登记。遗憾的是,因涉案婚姻登记行为发生已超法定起诉期限,法院依法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
面对“程序上无法立案、当事人权益仍受侵害”的困境,李晓华法官并未止步于“裁定不予立案”的程序终结。她深刻认识到,司法的终极目标是“案结事了”,是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她通过进一步深入调查,确认当年婚姻登记机关在审查申请人身份信息时,未能尽到严格审慎的审查义务,导致冒用他人身份办理结婚登记的行为发生,该行政登记行为存在明显违法情形。为从根本上化解争议,李晓华法官主动向涉案行政机关发出针对性司法建议。建议中不仅清晰指出其在婚姻登记审查环节存在的漏洞,还明确提出撤销违法登记、完善身份核验机制等具体整改方向。此后,李法官并未“一建议了之”,而是持续跟踪后续进展,多次与行政机关沟通协调,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在法院的监督与推动下,行政机关充分采纳司法建议,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依法撤销了当年错误的婚姻登记行为。至此,困扰单某某多年的“双重婚姻”不良记录彻底消除,其合法权益得到实质性救济,双方争议得以圆满解决。
此次案件的处理,不仅展现了鼓楼法院法官的司法智慧与责任担当,更成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典型实践。未来,鼓楼法院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深化“法解心结”法官接待日活动的实效转化,让“心贴心解难题”成为司法常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