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调解化心结,多元解纷暖人心
2025-08-01 20:09: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王鹏
中新河南网8月1日电:“让孩子平静的生活不好吗?” 当开封龙亭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员邱予川将这句话轻声说给申请执行人王先生时,这个为探视权奔波多日的年轻父亲,眼眶微微泛红。一场围绕三岁孩子探视权的执行案件,在调解员邱予川的耐心疏导下,终于迎来了转机。
王先生与妻子离婚后,最牵挂的便是三岁的孩子。他希望每周能接孩子同住一天,与自己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这一决定却遭到前妻的坚决反对 —— 孩子年纪太小,对母亲依赖性强,每次提及 “爸爸接走” 都会哭闹不止。多次沟通无果后,王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矛盾一度陷入僵局。

在案件转到多元解纷团队前,还有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申请执行的孩子父亲王先生“失联了”。人民调解员邱予川为了联系上申请人王先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电话打了几十个,始终无人接听,三次上门走访都家中无人。然而邱予川没有放弃,每次都在王先生家门口贴上留言条,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沟通意愿,字里行间满是诚意:“关于孩子的探视问题,想和您好好聊聊,一切为了孩子,盼您看到后回电。”终于在第三次留言后,接到了王先生的回电。
电话里的王先生情绪激动的讲述着自己的遭遇,调解员没有急于评判,而是先耐心倾听他对孩子的思念与担忧。待王先生情绪稍缓,调解员才温和地提出:“咱们都盼着孩子好,你想想,孩子现在正是需要安全感的时候,频繁变动生活环境,会不会让他焦虑,让孩子平静的生活不好吗?”
紧接着,调解员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出了更贴合实际的建议:“可以先从短时间陪伴开始,比如周末和孩子妈妈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玩一会儿,买些他喜欢的玩具、零食,慢慢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别总想着让孩子离开自己的妈妈,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才能让他慢慢接受你。”
这些话像一股暖流,慢慢改变了王先生心中的执拗。他意识到,自己的初衷是陪伴孩子,而非让孩子陷入痛苦。最终,王先生主动提出不再申请执行 “接走孩子” 的探视方式,同意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前妻也对此表示理解与配合。
一场剑拔弩张的执行纠纷,在调解员邱予川的温情调解下化为无形。这正是龙亭区人民法院多元解纷工作的生动缩影 —— 用耐心化解坚冰,用温情点亮希望,让司法温度在每一次沟通中传递,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架起 “连心桥”。(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