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中的“望闻问切”
2023-02-22 21:02:34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王鹏
中新河南网2月22日电:“调解案件相当于治病救人,每起案件的矛盾点就像不同的病症,需要望闻问切,只有下对药才能治病救人,不然,适得其反。”李佩鲜是派驻在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的一名人民调解员,春风般的调解风格是他的标签,总是能将一起起“剑拔弩张”的矛盾纠纷化为“风平浪静”。
调解有方化纠纷,如沐春风暖人心。一场交通事故纠纷的化解特别让人乐为称道。
被告孙某是一名在开封打工的务工人员,这天,他骑着一辆拉货三轮车撞伤了老先生周某某。由于伤势不轻,周某某住院花费了16000元。当老先生向年轻人索赔时,每月工资仅有1500元的孙某犯了难,拿不出医疗费,周某某只好将他告上了法庭。
两人一进门,李佩鲜便看出来二人都是明事理的人。在简单了解了老先生周某某的诉求后,李佩鲜先和小伙子孙某进行了沟通。原来,小伙不是本地人,在工地打工,每个月工资只有1500元,更雪上加霜的是,前一段时间在工地受了伤,工地老板也不负责。考虑了小伙子的实际情况,李佩鲜只能将重心放在老先生身上,他提出赔偿一半的医药费,但老先生嫌少不同意,在沟通中老先生提到他是搞装修的,是一位老板。李佩鲜听后灵机一动,这事情不就好办了嘛!他告诉老先生,这个小伙子也搞过装修,懂技术,让他跟着你干活,用工资赔医药费,差不多3个月就能赔完。李佩鲜耐心地做老先生的工作,终于他点头答应。
在调解室内,李佩鲜对二人说:“这孩子老实巴交的,白天给你干活,晚上还可以看护工地,你们赶紧把他领回家,洗个澡吃顿饭,从此就当作是你们的干儿子了,有机会找个对象,让他在这儿安个家,下半辈子就可以伺候你们两口子了。”听了李佩鲜的话,大家哈哈大笑,一起愉快的离开了法院。一周后,李佩鲜打电话做了跟踪回访工作,得知双方还真是如其所言,成了干亲戚并相处融洽,他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李佩鲜 “一望、二闻、三问”的调解方法,让当事人特别信服,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