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虽逾初心不改,岁月变迁党性弥坚。王安邦教授刻苦习练书法,把对党、对国家、对学校的赤诚之心倾注于他的作品之中。为抄写好《共产党宣言》,王安邦教授坚持每天早起晚睡,连续奋战,每天坚持七个多小时,连续一个月时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倾心倾情写好每一字、每一笔、每一画。有时对写得不满意的字,反复书写;有时一幅字快写完了,写错一个字,再从头重写,直到满意为止,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情,艰辛的付出,令每一位参观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自6月29日作品展出以来,王安邦教授不顾年事已高、不畏酷暑,坚持每天早上8点准时来到展厅,激情澎湃地为大家讲述了《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讲述了《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深刻影响,深刻阐述了宣言在当今社会彰显着的巨大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为观展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大家受益匪浅,纷纷留言表示祝贺和敬意。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王安邦教授已累计为该校师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社会各界参观者等,专题讲解20场,学习参观者累计千余人次。每一个参观团队在参观过程中,时而停留下来欣赏书法作品,时而深入交流学习心得感悟,赞叹不断、感动不已。河南省侨联、银基社区、康复社区、明理路社区的党员同志纷纷来到这里,在学习和参观中重温经典著作、汲取精神营养、坚定初心使命。中医药文化学者许敬生教授及校外参观者更是分别提笔,即兴赋诗:“不忘初心耄耋年,正楷百篇书宣言。铭记党史艰辛路,大业永兴万代传。”“心中有马恩,笔下见精神。字里透使命,行间显初心。”表达自己的敬佩与感动之情。
“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老教师,我为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党的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报答党的培养和关怀而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自己也应该用实际行动为党的生日献礼”,谈及创作的心路历程,王安邦教授动情的说道。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讲解现场,王安邦教授结合自己创作书法作品过程中的感悟时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博大精深,只有认真学习经典著作,才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王安邦深情勉励大家,要深刻领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追求,在精读悟透中坚守初心,在学思践悟中担当使命。
参观人员表示,通过参观书法作品,拜读《共产党宣言》,大家深切体会到,在人类历史上,有的思想如同流星般一闪即逝,而有的思想却像恒星一样熠熠生辉。不仅没有因为岁月流逝而失色,反而随着实践发展越发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并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共产党宣言》正是这样一部在人类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著作。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让《共产党宣言》的精髓成为大家思想上的“导航仪”、知识上的“加油站”、行动上的“指南针”。
“我今年82岁了,做不了太多太大贡献,这一幅幅书法作品就是我送给党的生日礼物,也是一名老同志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践行!今后的日子里,我依然还会潜心创作,勤耕不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的同时,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河南中医药大学转型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王安邦教授坚定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