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集团(以下简称“交院技术集团”)联合交科院公路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卫星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天-空-地”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工作,此次布设“通导遥+基础设施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是完全自主研发的首台套系统,采取了北斗高精度接收、5G多模等智能集成的新型感知终端、内嵌多个判别算法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一体化等国内首创技术,是交院技术集团今年开展科技自主创新的重点项目。
栾卢高速K67左侧边坡(处于六标段施工范围内)位于水流汇集的沟口区域,雨季汇水较多,坡体含水丰富,监测系统施工初期坡顶便出现了近圆弧形裂缝,长约150m。2021年5月下旬,交院技术集团在栾卢高速滑坡高风险点(K67左幅)布设自主研发的“通导遥+基础设施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边坡变形情况。
自7月17日以来,河南大部出现暴雨、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更是达到了201.9毫米,突破了有气象观测以来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栾卢高速项目公司防汛要求,交院集团加紧行动,对正在建设的栾卢高速公路K67左侧坡体予以重点关注,针对持续降雨可能造成边坡滑塌的区域加强监测频次和数据分析,与栾卢高速公路六标段各参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建立多方预警联动机制,及时施作抗滑桩,加强边坡截排水及防渗处治工作,设立施工现场专岗安全员进行全程观测,发生紧急情况及时疏散人员等工作,确保工地安全。
6月中旬,该系统采集到位移及裂缝形变数据,通过大数据后台分析及智能化决策系统对监测区域自动发布了多次分级别的滑坡预警,施工单位针对预警信息及时采取了坡体防雨、防渗防护、坡顶排水沟硬化,加快抗滑桩基坑施工,专职安全员实时观测等防范措施。
防雨、防渗措施全景图
6月中旬系统监测地表位移变形信息
6月中旬系统监测裂缝变形信息
17日至22日暴雨期间,交院集团项目组技术人员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实时监测边坡变化情况,每日按时为栾卢高速六标段各参建单位提供本项目受降雨的影响程度、当前状态、未来趋势等分析报告。7月20日晚23点前后,高风险点边坡经历了一场大雨,坡体水平位移速率一度接近5mm/d。由于施工单位提前采取了防雨、防渗等措施,位移没有进一步发展,科学预警、提前防范成功的消除了边坡滑塌的隐患。暴雨至今,该边坡经轻微滑移后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7月19日-21日监测点位移速率曲线图
下一步,交院集团项目组将继续做好防汛支持工作,加大对深挖高填路基及高边坡等有重大安全风险的区域设备调试升级及运行数据深度挖掘,持续建设覆盖重要公路的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精准预警的监测监控体系,进一步提升监测系统的实效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确保相关工程项目有序建设、安全运营、顺利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