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教师认真听课并记录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长方体的认识》课例展示,共分为三个环节。
首先,外国语小学金一帆老师、荣邦城小学王伟华老师、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张萌老师分别作课。
金一帆老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课程设计以单元整合为前提,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金一帆老师正在授课
王伟华老师由生活中的长方体导入课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搭建长方体框架,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王伟华老师在认真授课
张萌老师由一个点引出课题,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感知长方体的形成,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张萌老师指导小组合作
课堂上,外小学子展示出了高水平的数学学科素养: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思路清晰;上台汇报,语言精准,表达流畅。他们精彩的表现获得了授课及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学生小组合作搭建长方体框架
学生上台汇报结果
接着,全体参会教师在教研员钱水征老师和教研组长王欢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评课。三位授课老师针对本次教学设计从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本节课亮点与不足进行了说课,其他参会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交流研讨
最后,钱水征老师对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肯定,同时也对本次活动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钱老师表示《长方体的认识》是一节起始课,应把握课标要求,从课标出发。教学设计应在单元教学设计视角下进行,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抽象,把握本质属性,关注深度学习的特征:联想与结构、价值与评价、活动与经验、本质与变式。
钱水征老师作总结指导
此次教研活动让深度学习的理论在课堂上得以具体呈现,让每一位参会老师对深度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活动的成功举行让老师们有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参考借鉴,也为进一步推进深度学习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