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顿进行时|扶沟法院“开放式”庭审化解纠纷,追回25名原告血汗钱
2021-04-24 10:24:18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大红
中新河南网4月24日电(谢志广)“欠了十几年的‘棺材本’,想着没了指望,没想到法官这么快帮我们要回救命钱,感谢啊,感谢……”,七十六岁的原告之一贾某激动地握着法官的手,满含热泪地说。

“法庭是人民的法庭,我们法官是人民的法官,人民法庭就是给老百姓办实事的。我们是党和国家培养的干部,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守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老大爷不用谢,这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承办这起案件的吕潭法庭庭长邹鹏举诚恳地说。

2021年4月13日,扶沟法院吕潭法庭受理25起民间借贷系列纠纷案。被告人贾某原系某银行扶沟县大新镇支行信贷员,同村村民贾某等25名原告出于对被告人身份的信任和同村的情感认同,纷纷请被告人贾某帮忙在某银行存款,由贾某出具存款凭单或借条。时隔多年后,25名原告无法取出存款,向被告贾某要钱。贾某以一部分钱投资担保公司失败、一部分钱投入自家养殖场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不偿还欠款。多次催要无果后,25名原告起诉至扶沟法院吕潭法庭。

2021年4月20日上午,吕潭法庭经研判认为这25起系列纠纷案件涉及人数众多;被告欠账时间较长,原告情绪激动、心情迫切,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案情相似、法律关系相同,决定进行“开放式”集中开庭,公开阳光司法,打消涉诉群众的疑虑。庭审前,邹鹏举法官和王军荣法官本着把“调解贯穿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的理念,下好调解先手棋,耐心听取每一位当事人的诉求及情绪表达,让法庭真正成为老百姓说理的地方;当再次询问双方确实达不成调解协议时,即时进入“开放式”庭审环节,逐个询问纠纷发生的详细情况、核实证据材料,让25个原告全程参与每起案件的审理过程,用老百姓看得见的方式司法,从早上八点开始调解到下午一点三十分,25起案件庭审才全部结束。

当日下午两点,邹鹏举法官和王军荣法官顾不上休息,再次对这25起案件进行研讨,一致认为案件判决很容易,但被告人是否配合执行、是否有能力短期内兑现全部欠款,老百姓能够如期拿到自己的看病钱、养老钱、子女上学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两位法官决定再次进行调解,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保障老百姓的权益。下午三点,承办法官再次与原告代表、被告进行沟通,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耐心劝说,十几个回合的沟通协商,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同意以三个月为期,全部偿还欠款。
考虑到当事人来回法庭非常不容易,为了减少老百姓的诉累,晚上六点三十分时,两位法官专程奔赴大新镇坡贾村向原告25户村民送达调解协议。当法官们赶到村民家中,25户村民齐刷刷的站在院子里等候,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会心的微笑,邹鹏举庭长紧紧握住了老大爷的手,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当前正在开展的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就是让干警牢记为民初心、凝铸法治之魂,从而锻造过硬法院铁军。让教育整顿的成效由人民评判,过程让人民监督。一段时间以来,从办公室走出去,现场了解案情,深入群众化解矛盾已成为扶沟法院法官办案的常态。往往案情简单的案件,案情背景却很复杂,只有下到田间地头,了解并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才能真正做到化矛盾,解民忧,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