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要闻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周口淮阳:公益课堂进校园 爱心传递暖童心
2021-04-01 11:37:06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邱迎
    中新河南网4月1日电 近期,每逢有空,吴怀清都要开着私家车来到位于周口市淮阳区临蔡镇刘老家中心小学,给孩子们每周上一节音乐课。来这里上课不仅没有工资,还挺费事,单单往返路程就要花去1个多小时。但吴怀清觉得,做这件事挺值得。
 
    今年3月,作为河南省淮阳中学退休高级教师、淮阳区音乐家协会会长,吴怀清和其他四名文艺教师一起响应淮阳区文明委、区教体局发起的“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进校园”活动号召,成为了该校首批爱心文艺志愿者。第一次的公益课就选在了临蔡镇刘老家中心小学。正是那次活动让吴怀清了解到了该校的困难,看到了孩子们的渴望,更触动了他的心弦。
 
    临蔡镇中心小学有近300名学生,其中九成以上是留守儿童子女,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这些年,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的硬件建设得到有效提升,但体音美师资力量始终是个大问题”,校长刘宗伦说:“学校至今没有专业的音乐、舞蹈老师”。
 
    第一次的公益课是教学生吹奏葫芦丝和陶笛,学校安排了一个班级。刚开始上课没多久,孩子们就发现了音乐课的“魅力”,他们好奇地观望、认真的听讲、虚心的学习,吴怀清、刘西军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不时迎来了学生的精彩掌声,学生们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比起城里的孩子整天被父母逼着学这学那,他们对音乐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吴怀清说,这正是他坚持上公益课的精神动力。
 
    该区教体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韩志明认为,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既重物质,更重精神。“公益课堂”恰好找到了未成年人教育与公益活动的结合点,一方面是留守儿童有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各界广泛的志愿服务能力,使参与公益课的过程既“助人”,也“乐己”。
 
    据悉,“公益课堂”目前已吸引越来越多的淮阳志愿者加入,上课的对象、时间、内容、形式也不拘一格。截至今年4月初,刘老家中心小学已累计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课堂进校园”活动30余课时。
 
    同样受到好评的,还有潮艺尚模特学院王雪茹院长和她模特的老师们。六年级的冯佳岳特别喜欢上模特礼仪课。最近,王雪茹带领学院的模特老师在给该校上课时,原本一次只计划上40分钟的课,可总是禁不住学生的“纠缠”,不得不额外再多上近一个小时,放学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依然兴致勃勃地学习,不舍得离去。王雪茹认为,“公益课堂”进校园不是复制传统课堂,而是通过各种活动等,“让孩子们玩得开心最重要”。
 
    “给他们上模特礼仪课,一个简单的走姿、坐姿、站姿等动作都需要多次重复示范,特别要强调肢体动作的协调”。王雪茹院长深有体会地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些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该校业务副校长周艳告诉记者,“孩子们很喜欢‘公益课堂’,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对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很有帮助。”(了凡)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3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