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漯河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李东海:不忘初心 一颗红心永向党
2020-11-05 15:22:3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任钱坤
中新河南网11月5日电(任钱坤)他曾在部队服役十五年,是一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生致力于收藏事业,特别是红色文化收藏,他创办的红色文化收藏馆被当地列为青少年教育基地,成为驻马店西平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1月1日,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于西平县复兴博物馆“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奖”。西平县复兴博物馆入选该奖项的理由是该馆多年来不忘初心,一直以“红色”为基调,传播正能量,影响和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红色文化接班人。而这个博物馆的创办人,就是有着51年党龄的李东海。
  
  1950年10月,李东海出生于河南省西平县一个普通干部家庭,父亲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家庭氛围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使他从小便有一颗善良正义之心。1968年,他应征参军入伍,分配到了中央警卫师。在部队里,他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被评为团、师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标兵,1969年4月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0年9月提干。李东海凭着政治性强,责任感强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先后担任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警卫工作。
  
  李东海的文物资料收藏,始于他做郭沬若的警卫工作时。李东海虚心好学,常常向郭老请教文物方面的知识,郭老便毫不保留地向李东海讲解。郭老教导战士们:一个人只要勤奋,一辈子专注搞好一件事,这便是成功的事业。郭老的教导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在李东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开启了他的收藏之旅。李东海的文物资料收藏,除了他的细心、专注以外,得益于他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和机遇。在学习、工作中,他开始注重收藏毛主席画像、塑像和党报党刊,并精心保存下来。1983年转业时,他潜心收集的报纸杂志、红色资料达几万本(份),托运时达2吨多重。转业后的李东海先后在西平县委组织部、县水利局、县委老干部局工作,2010年正式退休。在不影响工作的同时,他不间断的注重红色文化的收藏工作,原来悬挂在北京一个博物馆的《开国大典》巨幅油画,被置换下来以后,让李东海一位转业的战友带回了家乡山东。李东海就不远千里寻到了这位战友家。费尽周折,最终将油画带回收藏。
  
  2009年9月,西平县委老干部局提供了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临时开办了红色博物馆。县委办公室发文件,要求全县各中小学师生可占用政治课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到红色博物馆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文物越来越多,李东海便和几个战友建起了一栋楼房,按照家具、字画、瓷器、历史资料、图片、报刊等类别设立了西平县复兴博物馆。这个私人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目前收藏了6万多件文物和资料。李东海说,这6万多件馆藏文物和资料,每一件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都含着艰辛的历程。
  
  2019年10月25日,西平县师灵乡王砦村全体共产党员在乡党委组织委员龚凱华带领下,到西平县复兴博物馆参观学习,重温宣誓入党誓词,进行习近平主席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并进行座谈,制定加强本村党支部建设的三项措施。两位八十岁的老党员激动的说:共产党的好传统在不断的发扬光大。而自2019年11月开始,李东海作为西平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宣讲团成员,在全县县直系统及乡镇分组宣讲革命故事二十余场次,听众上万人,大大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采访结束时,李东海动情地说,只要生命不息,他的红色收藏、红色宣讲就不会停止。
  
  自2009年开馆以来,李东海始终坚持免费开放,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已达10.6万人次。县直有关单位和学校的师生在“红色展厅”毛主席塑像前,进行入团、入党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受到了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点赞。李东海说:“我开办博物馆的宗旨,就是让社会存真,告诫人们历史不能忘,文明不能丢,不忘初心,建设我们更美好的家园。”当听到人们的赞扬时,李东海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坚持干好一件事,就是一种价值和成功!”(完)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