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书写超越,让梦想绽放芳华 ——漯河残疾人自强模范代表的追梦故事
2025-08-21 11:12:05 来源: 责任编辑:张利箭
中新河南网8月21日电(任钱坤)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用奋斗书写超越,让梦想绽放芳华。8月11日,在第七次河南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2位来自漯河的残疾人获评“全省自强模”,她们以非凡勇气和毅力冲破身体局限,绽放出璀璨的“生命之光”。
用奋斗奏响无声世界里最动听的乐章


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泰山中路社区“春暖沙澧”残疾人手工制作培训班上,楚艳丽热情地为在训残疾人学员示范基础技法,当看到学员们成功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她微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楚艳丽,来自漯河市源汇区。两岁半的那个夏天,一次高烧为楚艳丽的世界按下了残酷的“静音键”——这种猝不及防的现实让她感到恐慌和焦虑。
命运给楚艳丽套上了沉默的枷锁,父母却用爱锻造了钥匙!进入小学后,自身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楚艳丽的正常学习,但依靠永不放弃的坚持和努力,最终通过绘画和书法收获了喜悦和幸福,作品一次次在学校展出——那些只用眼睛就能驾驭的线条与色彩,让楚艳丽在重新找回了尊严和自信!
然而命运总是多舛。20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天旋地转。酒驾司机肇事逃逸,同为聋人的丈夫却只能发出绝望无助的“哇哇”声。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拨打了120,把她送进了医院。这一刻,楚艳丽第一次感受到了互助的力量。
住院期间,一个来探望的朋友说,是不是应该组织身边的残疾人朋友,成立一个互帮互助的机构,去群策群力一起做点事。“对,不能只是靠社会帮助,我们要有自救的能力,要靠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和家庭减负,也为社会和更多人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楚艳丽心中发芽。
2007年,在漯河市残联的支持下,楚艳丽夫妇掏出多年的积蓄,创办了漯河市聋人活动中心,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和她一样的人。“可是怎样才能让残疾人相信我们,让社会和企业接纳我们,自己一个连听都听不见的人,怎么去和人家交流?”……带着这些困惑,楚艳丽找到残联,残联的同志非常重视,积极帮忙安排手语翻译,与企业协调安置残疾人就业问题。
就这样楚艳丽每天都带着手语老师东奔西跑,到处找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和很多企业达成了共识,制定了“先培训,后上岗,量体裁衣”的互助模式和权益保障等措施,帮助很多残友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也取得了企业和社会的充分信任。
现在,中心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红色驿家”。楚艳丽的身上也有了光荣的新身份——残联专职委员,工作内容就是搭建起政府,社会和残疾人沟通的桥梁,为每一个残疾人搭建起自己的幸福桥!
如今红色驿家已经为210个残疾人家庭重新点亮了希望,当一个成为企业技术能手的残疾人,激动地用手语告诉楚艳丽:“楚姐,我终于能给孩子买新书包了!”那一刻,楚艳丽深深的感到,所有努力得到了最真挚的回响!做这一切都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漯河市残联和社区的支持下,楚艳丽开办了职业技能培训班,开展电工、装修、家电维修、制衣等多项技能培训。35名学员从这里走向工作岗位,8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一切努力和奋斗终究结出了丰收的果实。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楚艳丽带动4名农村聋人搞种植养殖,组织60多人次志愿者帮他们浇水、收割、跑销路。当残疾人老王家的葡萄第一次卖出好价钱时,他用手语比划着“谢谢”。那一刻,楚艳丽的心里比地里丰收的葡萄都甜。
从“被温暖”到“成为光”,汇成一座永远向光的“爱的共同体”,楚艳丽用奋斗奏响无声世界里最动听的乐章。
看不见光,却成为了一束光
在漯河市会敏盲人按摩理疗中心,当盲人按摩师有力的双手精准找到颈椎上的劳损部位,通过精准的力度进行推拿时,躺在按摩床上的顾客不禁发出了痛快的闷哼声。听到这声闷哼,按摩师脸上掠过一丝笑意。


这位盲人按摩师叫高会敏,也是这家盲人按摩中心的老板。十几岁时的一场疾病导致双目失明。尽管眼前的世界陷入漆黑,让高会敏一度迷茫,但黑暗又怎能挡得住年轻灵魂对广阔世界探索的渴望?她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决心自食其力,不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开始了她的学习、奋进之路。
2001年,通过在漯河市残联盲人保健按摩技能培训班的学习,高会敏拿到了初级按摩师证,并在武汉的一家按摩店边打工边学习。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刻苦钻研,她先后考取了中级按摩师证、高级按摩师证和医师资格证。
有了娴熟的技能和专业的证书,高会敏对从事按摩工作有了底气和勇气。2014年,她在漯河市柳江路开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市残联为她送来了按摩床、消毒柜和洗衣机,并免费制作门头招牌,免费安装空调。在市残联的一路扶持下,高会敏按摩店招聘了4名按摩师,凭借过硬的按摩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小店顾客盈门,生意红红火火。
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时,高会敏开始培训学员,帮助更多的盲人朋友学习按摩技术。她常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光,让更多盲人朋友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在她的努力下,几年来先后培训安置了60多名盲人朋友,其中有两个学员分别在驻马店和西平开店,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经过四年的经营,高会敏的小店已经满足不了广大顾客的需求。经过自己多方考察,于2018年开了一家近200多平方的会敏按摩二店,床位24张,现就业人数达到27人。本着专业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为残疾人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近年来,高会敏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社会各种公益活动。她总说:“眼睛看不到光,但心可以成为光。”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生命的韧性与大爱的纯粹——她不仅教会学生用行动传递善意,更让每个靠近她的人明白:公益无关能力大小,只关乎是否愿意伸出双手。
自强模范的成长之路,始终浸润着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与社会各界的温暖支持。楚艳丽得到残联与社区的鼎力扶持,高会敏受益于残联的就业创业精准帮扶……这些生动细节,清晰印证着我国残疾人事业已从“保障基本生存”迈向“促进全面发展”的转型。第七次河南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强调,要深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厚植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土壤。漯河的实践生动证明,当制度保障的坚实根基与个体奋斗的蓬勃力量同频共振,残疾人便能从“被关怀的对象”真正蜕变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自强模范的故事,既是万千残疾人奋斗身影的生动缩影,更是时代精神图谱中耀眼的一笔。他们以残缺之躯铸就丰盈灵魂,以自强不息的品格诠释着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新征程上,弘扬这份精神,完善制度支撑,让残疾人成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共同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