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和:从猪倌变身“铁杆烟农”,致富路上别样红
2021-03-11 10:30:09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潘再军

中新河南网3月11日电 “自从种植烟叶后,不仅把当初养猪所欠的50余万元外债还清,还买了车,下一步的目标,争取今年挣钱盖新房。”聊起自己种烟的往事,信阳市罗山县高店乡烟农王立和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王立和曾是村里有名的养猪大户,但在201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疫情,导致所养殖的56头生猪病死,也让他欠下了50多万元的外债,生活顿时陷入困境。
“后来听说种植烟叶能挣钱,我就开始转行种烟叶,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还清了债务,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王立和说,烟叶种植收入较养猪来说,比较稳定。烟草公司是按照合同保证收购,收购价格公开公正,只要愿意下力气,加上烟草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靠着种烟致富绝对不是什么问题。
而在妻子齐兰英眼里,丈夫王立和则是“打不死的小强”。“刚开始种植烟叶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信心,想着还不如种植一些传统农作物,心里也有把握一些,每年好歹也能挣个3、5万块钱,等到农闲后,还可以出外打工,再挣点补贴。”齐兰英说,但丈夫种植烟叶后,就像着迷了一样,为此,两口子还经常吵架。
据齐兰英介绍,烟叶种植,每年2月份开始就要进行准备,在田地里深翻、冬耕、起垄。4、5月份则是最忙的时期,丈夫需要带人下地干活,夜晚经常忙到11点多回家。等到烘烤烟叶的时候,4个小时要观察一次烤烟情况,期间吃不好、睡不好,都是常事。
王立和坦言,刚开始妻子对于种烟并不看好,在年份不好的时候,受病害、减产的影响,除去成本,纯收入也剩不了多少。2018年是种植烟叶最好的年景,一共种植了80亩烟叶,除去人工、肥料等成本外,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家里的欠债不仅还了一部分,还添了一辆小汽车,妻子也慢慢地理解,并支持自己的事业。
提起王立和,信阳市烟草公司楠杆烟叶工作站站长万鑫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他是真正要在烟叶种植上干一辈子了。前些年,王立和两口子经常因为种植烟叶的事情闹矛盾,工作之余我还经常‘客串’调解员帮忙调解。但随着烟叶种植的前景越来越好,他们两口子的收入不断增多,两人都坚定了种植烟叶的信心。”万鑫笑道。

王立和也是一个爱钻研的人,为了提高种烟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成本,王立和还对农具进行了改良。近年来,王立和又不断加大投入,在烟草公司的帮扶下,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中耕机等设备。
正当王立和干得风生水起之时,2020年信阳一场60年一遇的涝灾导致其60亩烟田绝收,前期投入付之一炬。幸亏楠杆烟叶工作站及时援手帮扶,助其渡过了难关。
当时,王立和80亩的烟田被洪水漫灌,楠杆烟叶工作站突击救灾小分队第一时间帮助其排涝,抢收烟叶,指导异常烟叶烘烤,后来保险公司及时给予理赔,信阳市烟草公司又申请拨付救灾补贴,从而填补了王立和的亏空。
“都是党的好政策,不仅帮我们渡过了难关,也找到了发展的放方向。”王立和说,今年信阳市烟草公司向广大烟农推行了“六免一补”政策,不但免费为烟农提供肥料和飞防服务,在冬耕、起垄、中耕等农事操作环节给予资金补贴,还为烟田购买了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并为我们争取了68%的税收返还补贴。如果遭遇灾情导致烟叶绝收,每亩最高可赔付1900元,烟叶种植风险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也大幅度减少了,实实在在给了大家动力和信心,往后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汪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