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速驰援 彰显“邓州速度”
2020-02-14 21:46:33 来源:中新社河南分社 责任编辑:赵伟鹏
中新河南网2月14日电(赵伟鹏 盛志国)“南阳市急需我企业赶制大量隔离衣,为扩大生产,急需一批立马就能上岗生产的熟练工人,请求支援!”2月10日上午10点,正在抗疫一线工作的邓州市穰东镇党委书记万洪志,忽然接到他在防疫以来遇到的又一个“特殊任务”。
乾云医疗是该市一家主产医用隔离衣的企业,为了应对疫情,已加班复工生产多日,可是受工人数量的制约,生产数量一直供不应求。乾云医疗经政府相关部门联络后向服装生产大镇穰东镇发出支援请求。
“现在最缺的就是防护服,多做出一件防护服就是多一个战胜疫情的武器。”骤然间,万洪志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时间就是生命,抗击疫情如救水火,没有任何迟疑。接到支援任务后,万洪志马上通知相关人员,迅速调度,第一时间成立筹备组。
“能利用我镇的产业优势为疫情做出贡献,是我们的光荣。针对我镇服装加工的特点,按照‘三有一可’的指示,我们早前已经做了谋划,为产业复工做有效的准备,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第一时间把60名工人组织到位。”穰东镇党委书记万洪志胸有成竹地说。穰东镇此前就未雨绸缪,早就向辖区组织发出了“召集令”,强力推进针对本镇技术工人务工及企业节后复工接收劳动力的“三有一可”工作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澄清务工人员底子清单、安排村医为其做健康检查、签约一份健康承诺书等方法收集具体信息,构建可追溯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在确保技术工人健康安全的基础上,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双保险。
“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组织好,没啥可说的,干!”万洪志对同事们说。事实上,大家都清楚,即使在平时,短短时间集合60名熟练的工人都是个难题,加上现在特殊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想想连日来辛勤付出显现的抗疫工作成效,不就是靠着大家不讲困难、迎难而上、大干苦干的一股拼劲嘛。
为了与疫情赛跑,与病魔较量,万洪志和同事们立即开始投入战斗,一场全镇总动员的接力赛立即拉开帷幕。
中午12:21,穰东镇政府立即通过镇政府公众号发出召集令;
中午2:00,镇政府梳理出本镇较大服装企业,组织召开会议,把消息传达给各企业工人;
下午3:00,利用微信工作群,各村支部书记向本村服装加工户传递消息。
与此同时,通过此前工作中收集储备的信息,筛选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利用电话、微信、短信等各个渠道,把招工需求信息,第一时间将信息通过多渠道传达到位。
“为了早日战胜疫情,只要需要,累点苦点都不算啥。”各村纷纷响应,大家没有犹豫、没有怨言,没有人讲困难,各尽所能,积极开始宣传动员。
“我们村报7个”“我们报3个”……各村各组的反馈信息很快如雪花般飘来。
“消息一传出,我的电话就变成热线了,每次电话铃响起,都是一封封请战书。”穰东镇副镇长李庆林激动地说。
晚上9点,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多达80余名,远远超出了计划人数。确定名单、通知准备、安排集合、行李运送、汇总……
“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满脑子只有抓紧时间完成任务。提前1分钟完成,就能提前1分钟战胜疫情。”万洪志说。
“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仅仅半天时间。之所以能如此神速,是因为,眼下,这不仅是一群人、一个镇、一个城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共同参与的战斗。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在践行市委、市政府一个字‘干’,一句话‘落实落实再落实’的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前。哪里有需要,就去全力以赴支援,有速度才有力度,更能显出温度和担当……”万洪志的话,道出了众多邓州党员干部的心声。
“用我的车”“我开车去送”……工人组织好了,新的问题也来了,疫情特殊时期,不能用大巴车送。镇政府党员干部们听说后,纷纷积极响应,自发用自己私家车去送64名工人。
2月11日一大早,由穰东镇镇长王子录带队,这支载着希望和力量的支援队就朝着目的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