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APP) --驻马店市中医院外三科微创技术分享
2020-04-24 22:02:4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4月24日电(通讯员 李亚 姚娜)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俗称“疝气”。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腹股沟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腹横筋膜卵圆孔)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皮下环),可进入阴囊中,占腹股沟疝的95%。右侧比左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腹股沟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不进入阴囊,仅占腹股沟疝的5%。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常见病因:腹壁肌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
常见症状:腹股沟处有突出体外的包块,站立时包块自行突出。

腹股沟疝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一旦不能回纳形成嵌顿可导致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死亡。
1) 传统手术 手术切口较长,术后切口疼痛较重,需要卧床数日,恢复慢,并发症及复发率高,许多合并有心、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不能耐受麻醉而无法手术。

2)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近年来,我院腹腔镜手术取得重大进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APP)只需两个0.5㎝、一个1㎝的切口,进入腹腔,将疝囊拉回腹腔,缝合内环口,再用补片覆盖疝内环口。此法适合单双侧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及复发疝的治疗,且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

小儿疝主要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及单一小切口(1CM)高位结扎,创伤小,恢复快。
3) 手术方式对比:开放手术是通过腹股沟区域一个4~6cm的切口完成操作,而腹腔镜手术是通过下腹壁三个0.5~1cm的小孔放置镜头和器械完成全部操作。后者对腹壁和精索的创伤较小,因此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小等优点。


目前外三科在腹股沟疝治疗上主要以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为主,处于全市先进水平,每年开展约200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张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