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阳 > 文旅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信阳罗山县庙仙乡:群众“家门口”乐享文化新生活
2020-12-23 15:59:4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潘再军
   中新河南网12月23日电 鼓乐铿锵,歌舞声声,热闹非凡,12月19日,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携手县文广旅游局联合举办的“舞台艺术(戏曲)送基层”文艺演出先后在周店村、庙仙集镇上演。豫剧《刘胡兰》《绣红旗》、舞蹈《我的祖国》《追梦人》、歌曲《格桑花儿开》……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观看,现场互动热烈,不时赢得阵阵掌声,还有不少人拿出手机拍照发到朋友圈。传递文化的感染力。
 
  传承民俗文化、建设文化阵地、培育文艺队伍……近年来,该乡把提升文化实力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不断夯实文化基础,提升文化服务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乐趣,扩大文化引领力,弘扬新风尚,引领新生活,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健全机制,激活文化动力。成立文化发展领导机构,建立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优惠措施,从领导、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上倾力扶持文化事业发展。把文化事业纳入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创建规划中,使文化与各项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建立考核督促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作为考核实绩的重要指标,形成通力协作、共谋发展的文化建设格局。
 
  加大投入,完善文化阵地。建立资金保障机制。采取项目投入、以奖代补、民间资本等灵活投入方式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开发,为文化发展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构筑文化共享平台,建成300平方米乡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施了卫星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建成14个村级文体广场,15个农家书屋规范达标,设施完善,成为群众汲取知识的加油站、休闲娱乐的文化乐园。
 
  扶持引导,培育文化团体。积极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大引导力度,提升服务能力,以乡文化服务综合中心为依托,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发展,加大非遗保护,弘扬民俗文化,扶持组建了一批民间文化艺术团体,使群众能就近、经常性地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目前,已培育各类民间艺术团体32个,从业人员达300余人,涌现非文化物质传承人13人,获得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潜移默化,助力乡风文明。结合“智志双扶”,以文化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开展“脱贫之星”、“五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把文艺演出、政策宣传、表彰先进等融于其中,激励广大群众学先比先,见贤思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大力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每年投入6万元,开展文艺进村组活动,组织群体性的文化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倡树文明乡风。把文化理念融于美丽乡村建设中,绘制文化墙,装扮文化景点,扮靓乡村生活,增强村民的归宿感,以文化魅力,熏陶、推动村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如今的庙仙,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文化墙建到了群众的家门口,宽带、有线电视接入家中,常态化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互为补充,群众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处处洋溢着文明新风。
 
  “现在村里活动有阵地,看书有地去,数字电视接到家,村里有旱船队、秧歌队、舞蹈队,活动丰富,还能经常看到文艺演出,这样的生活才有滋有味!”提起如今的生活,群众深有感触。(何铸)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