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潢川县第一部工业专志《潢川县工业志》稿市级评审会召开
2020-05-21 10:00:15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潘再军
中新河南网5月21日电 5月20日,《潢川县工业志》稿市级评审会在信阳市潢川县光州国际酒店召开。《信阳市工业志》执行主编、信阳市原副市长程国琛,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晓玲,县长兰恩民,信阳市工信局副局长唐书安,潢川开发区副调研员彭仁山,产业集聚区常务副主任付法璟出席评审会,县政府办、工信局、《潢川县工业志》相关编纂人员参加评审会。
副县长、《潢川县工业志》主编李浩主持开幕式,副县长赵明民主持评审会。
兰恩民向各评审嘉宾介绍了潢川县情和近几年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工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现代工业起步发展,很快形成以棉纺厂等纺织工业为“龙头”,以食品工业、机电工业为两翼,带动建材、化工、造纸等行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潢川县工业“半壁江山”。进入21世纪,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建成具有潢川特色现代化省一星级级产业集聚区。园区食品加工、医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如潢川小龙虾,富裕千万家,潢川县创造“稻虾共作,一水两用,一田两收,有机生态”,正在努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探索出了具有现代化工业发展的新路子。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建国70周年发布会上点赞“稻虾共作”扶贫模式,并且扶贫模式入选了河南省十大扶贫案例。先后获得“全国食品百强县”“国家产业化示范区”“国家樱桃谷鸭养殖加工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中国优质糯米之乡”“中国羽毛之乡”“中国花木之乡”“河南省产茶重点县”等殊荣。并就评审会后意见吸收消化、志书修改作了指示。
陈晓玲指出,三年磨一剑,《潢川工业志》评审稿,凝聚着潢川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凝结着编修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既是潢川县的喜事,也是全市史志界的盛事。她强调,一要肯定工作成绩,坚定发展信心。信阳史志事业蓬勃发展。填补了三项空白、实现了三大突破、完成了三个飞跃。《潢川工业志》,就是例证之一。志书客观记述了潢川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潢川人民戮力同心建设工业强县的风采,是潢川县经济建设的珍贵史料。二要广泛征求意见,博采众家之长。要提高思想认识,踊跃发表意见,众人修志,众手成志。要从志稿的实际出发,大胆的提出志稿的问题和不足,帮助提高志稿质量。要认真归纳总结,会后仔细消化、吸收,找到修改的措施和办法,提升志稿质量力争成一部精品佳志。三要严格质量标准,打造传世佳作。《潢川工业志》是潢川县第一部工业专志,也是编纂《信阳工业志》的有益探索和补充,要树立精品意识,力求精益求精,打造成经得住时代和历史检验的高质量志书。要牢记责任担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在历史的长河中总结发展规律,推动潢川工业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要打造精品佳志,工业活动是热火朝天的,内蕴着火热的情怀,背负着沉沉的希望,要为志书找到这些永恒的生命。
会上介绍了《潢川工业志》从2016年2月至10月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此次《潢川工业志》(评审稿)14篇、59章、217节、约55万字,整合为12篇、49章、227节、约65.3万字的编纂历程。评审专家从篇目设计、体例结构、行文规范等方面严格把关,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潢川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