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十大景点之---太昊陵
2020-12-25 20:38:1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马艳丽

伏羲自古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文化英雄、共同始祖, 三国魏陈思王曹植写有著名的《伏羲赞》,唐太宗李世民为太昊陵颁诏禁民刍牧,设守陵户,从宋代开始,太昊陵被皇家列为全国祭祀伏羲专祀地,宋太祖赵匡胤亲颁修陵奉祀诏,祀以太牢,大事建筑;金袭宋制;元代全国通祀三皇;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驻跸幸陈,亲临太昊陵祭祀,四年,朱元璋下诏尽数废止各地三皇庙,太昊陵被确定为祭祀伏羲的唯一合法场所,并御制祝文,派遣大臣前来致祭,这种制度为后代帝王所效仿,祭祀规格非常之高;明至清末,帝王遣官致祭达52次之多,并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二月古庙会,月接待游客百万人。
随着对人祖伏羲尊崇祭祀的提高,陵庙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占地875亩,有内城、外城、紫禁城,有午朝门、道义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楼、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等 门殿重重、俨若帝王宫殿的庞大建筑群。太昊陵南枕白龟献瑞的蔡河,北依圣神之域的蓍草园,居于庙堂之后,保存了陵区的古树、蓍草园等自然景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如此规模宏大、规划布局合理、陵庙合一、寓意深刻的陵庙建筑群,在全国都极为罕见,备受文物旅游界尊崇。
太昊陵具有丰厚的65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早于炎黄1000多年。伏羲结网罟,养牺牲,造屋庐,制干戈等初步形成了网捕式渔业、畜牧业、建筑业等物质文化;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造琴瑟,正姓氏,制嫁娶等形成了精神文化以及以龙记官的社会型文化。众多的文化,构成了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伏羲文化虽起源于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但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