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一中:实施网络授课教学筑牢师生健康防线
2020-02-09 16:37:26 来源:中新社河南分社 责任编辑:朱昶滔

牛超校长(左)和武星校长在网络授课教学现场。学校供图

讲师群里教师教学方法的思想碰撞。学校供图
中新河南网商丘2月9日电 (许永强)“接受重托知恩蒙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迎接挑战砥砺前行,团队合力脚踏征程。领导信任出师有名,克服困难具细无声。语音视频无限沟通,思想碰撞效果显明。师生之间倾助真情,备课录课技能求精。尝试创新魅力无穷,提高能力学有所成。抗疫助教控防必胜,授课精彩品味提升”。2月8日,在商丘市第一中学工作群中的一则有感而发的感言,也诠释了该校实施网络授课以来众多教师的心声。
为了响应党中央和教育部的防控疫情政策规定,商丘市第一中学遵循停课不停学,从重视教学结果,强调教研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出发,经过紧张而认真的筹备,适时启动并实施了“网络教学”这一现代化高品位的教学手段。2月2日,该校校委会迅速研究制定应对方案,部署落实网络学习措施。
在会上,该校校长牛超表示,疫情无情人有情,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开展网络教学,一定要选拔名师、骨干教师做引领,一定要重视教学效果,一定要打造出精品课堂,以满足学校乃至全市中学生的学习需求。
根据会议精神,该校副校长武星马上召集教务处、教研室主任建群研讨,确定了每个年级每天按照课程表安排“教学课+习题课+综合活动”,组织骨干教师集体教研、认真备课、积极录制微型课并安排作业单。同时还要高质量完成市教体局安排的八、九年级的名师课堂录制。所有教学资源由学校统一收集,分类分年级分学科发送给所有教师,从2月10日开始,每天在各班微信群推送,同时要求教师保持在线,随时解答学生线上出现的问题,检查作业并及时反馈。
随后,武校长建议,大家要集思广益,精心计划,周密部署,根据实际,做好“网络教学”工作,完成“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目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接到做好延迟开学期间的各项准备工作任务后,教务处和教研室兵分两路积极落实。该校教务处主任吕本玲、副主任牛晓燕根据商丘市教体局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现状和我校实际科学、严密地制定出《商丘市第一中学2020年春季延迟开学教学工作通知》并及时向全校师生发布,并根据”一级一策“制定延迟开学期间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为“停课不停学”提前做好精密筹划;该校教研室宋歆主任、陈红影副主任、孙亚琦副主任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商讨网络教学方案,从选拔授课教师到确定课程内容,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课件的制作,从课前预习,重难点梳理,到课后作业设置,从录制微课软件的选取到网络技术支持……各个环节细致安排。
在授课教师的选拔上,宋歆、陈红影、孙亚琦密切联系教研组长,多方考虑,严格按照牛校长的指示,一定要发挥国家级、省、市级优质课老师、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斟酌筛选确定授课教师。 然后针对网络教学的优缺点,结合学生有无教科书以及无师课堂能否有效学习等实际问题,确定授课内容,力争打造出有趣高效的精品课堂。 最后三位主任分头行动,电话联系到每一位授课教师,确保网络教学顺利进行。
该校各教研组长接到通知,立刻行动起来,首先从自愿报名授课的老师中选拔国家级、省、市级优质课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可谓“名师担当,名师引领”。精心选择授课内容,合理规划时间安排课时。然后本着“不集会,少集中”的原则,带领授课教师进群学习并研讨cc talk等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最后分学科建群,进行集体教研、搜集优质教学资源、讨论备课、打造精品课堂、录制有针对性的微课。
“改变的是教研地点、方式和方法,不变的是教研态度、精神和效果”。这是一中人实施网络授课教学的想法和宗旨。 而且,紧张而有序的教研过程,充分体现了一中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疫情面前,不遗余力,尽职尽责。彰显了一中教师扎实的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彰显了一中团队力量的强大,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录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保证顺利达到录课目标并及时、有效的上传,该校教务处进行详细、合理的规划,分学科、分年级、分时间段精心编排录课表并采用不同形式、不同地点于2月5日至7日在该校两个校区的录播室同时进行录制。
防疫为先,安全第一。录课前一天,该校薄延东副校长、吕本玲主任带领工作人员对新老校区的录播室、休息室进行全面消毒,利用紫外线灯、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对楼梯楼道以及录播室、休息室等进行全面消毒灭菌,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一一了解并记录参与录课教师的身体状况。
2月5日至7日,两个校区一共完成了67位老师的102节微型课或微课的录制。 期间,尤其令人感动的是牛超校长、武星副校长、薄延东副校长从开始安排此项工作一直到最后录课结束都没有离开录播室,给了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老师们最大的鼓励。
疫情当前,全体一中人,上下一心,团队合力,用责任战胜危机,确保打赢这场突发疫情的防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