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经济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科技引擎”助推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许昌市气象局生态文明气象服务纪实
2020-09-30 16:35:26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9月30日电(张培 张雪芳)“借助气象监测的‘千里眼’‘顺风耳’,生态环境气象专题报告成了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会上的‘香饽饽’。”年仅27岁的许昌市气象台副台长吴迪鼠标轻轻一点,各乡镇的环境气象监测数据尽收眼底。
  
  生态文明建设为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短短两年,覆盖全市100多个乡镇的环境气象监测站网拔地而起,实现风向、风速、雨量、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太阳辐射、光照、PM2.5、PM10等天气现象和环境气象要素的全天候一体化监测,有效填补许昌低空环境气象监测盲区。许昌市气象局被市政府确定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牵头单位。
  
  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在气候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上做“文章”,打造气象服务绿色品牌,许昌气象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时代发展,需求在变,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也随之变化。“简单调用指导预报,服务产品不够精准,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服务需求。
  
  许昌市气象局组织人员深入调研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需求,主动对接“宜居之城”建设,抓住机遇,围绕新发展理念,发挥气象科技“压舱石”“助推器”作用,精心谋划城市通风廊道建设、环境气象监测平台建设等多项生态环境气象服务项目。
  
  顺势而为则大有可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写入《许昌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环境气象监测平台建设获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闭门造车’拉不动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许昌市气象局局长王怡说。许昌市气象局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的理念,通过局市合作会议引领,与省气候中心加强上下联动,与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优势互补,加强技术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城市通风廊道建设。
  
  打铁还须自身硬。许昌市气象局组建了应用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生态环境气象中心,由3名高级工程师和4名青年气象业务骨干组成的研究型团队应运而生。
  
  绿色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离不开科技创新,智慧气象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迸出新的火花。监测网络是基础,用好数据是关键,许昌市气象局与市移动公司联合,根据环境气象监测站网资料进行数据积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深度学习模型,开展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测,提升空气质量预测准确率,为科学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生态环境气象服务成效明显,许昌市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评为重大气象服务先进单位,获评全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单位、全市秸秆禁烧先进单位,1人获评全省环境污染防治先进个人。
  
  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气象科技优势,加强部门合作,开展臭氧环境气象研究,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子宽起来,高素质人才多起来。”王怡说。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