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经济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禹州市磨街乡马垌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山村唱起幸福歌
2020-08-06 19:02: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8月6日电(李麦囤 杜娟)“恁看俺村现在到处都是花儿,晚上喝过汤,老少爷们都喜欢来这转,心里可得劲!”禹州市磨街乡马垌村88岁的五保户李保占精神矍铄,指着眼前这条开满鲜花的道路说。
  
  五月伊始,磨街乡马垌村道路两侧的格桑花、虞美人、百日草、鲁冰花等多种花卉渐次开放。进入七月,这些花儿进入盛开时节,远远望去繁花似锦,煞是好看,乡亲们都把这条路叫作“百花路”。
  
  据了解,位于禹州市西部山区的马垌村,村庄面积大、人口多,建档立卡贫困户295户978人。村内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来源以种地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为主,村民守着薄田“望天种”“望天收”。据李保占老人介绍,两年前的马垌村是远近闻名的脏乱差,道路两侧杂物乱堆乱放,垃圾随处可见,村庄环境卫生在磨街乡排名倒数第一。
  
  2017年11月,许昌市税务局为马垌村派来了驻村第一书记刘建伟,当他看到满目荒凉的小山村时,心中不禁为之一震。入村第二天他就以“美丽乡村磨街马垌”为名建立微信公众号,下决心从改善村容村貌入手,要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驻村第一个目标,通过提升村庄“颜值”引领村民幸福生活。
  
  2018年初,他和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开始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征程:修建道路,建设村部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和爱心扶贫超市,安装太阳能路灯,种植绿化树木,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安全饮水工程;组建巾帼卫生服务队,带领马垌村公益岗位保洁员和村内党员对村内卫生定期进行大整顿,开展环境整治志愿者服务活动,清洁村庄家园;组织大家伙在房前屋后种植花卉果蔬,把庭院打造成果园、花园、游园“一院变三园”……一步步构筑起美丽乡村的“四梁八柱”。
  
  经过一年多大刀阔斧的整顿,马垌村旧貌换新颜。2019年8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禹州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先进村”,2020年4月荣获禹州市“美丽乡村”称号,彻底扔掉“垃圾村”的旧帽子,美丽乡村马垌——成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家变美了,大家伙干事创业才有奔头!”驻村书记的到来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是前提,用精神文明发展助推物质文明的进步,保障群众增收致富才是重头戏。刘建伟和村“两委”班子通过广泛走访村内群众和多次外出考察,结合村里实际确定了发展农村产业的总体思路。
  
  许昌市税务局拨付的50万元帮扶资金,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建成3个档发创业小院和1个鞋厂加工车间,变“输血”为“造血”,让11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积极筹资筹劳,将废弃矿井改造成为农田灌溉用井,解决马垌村150亩耕地灌溉用水问题;引导285户群众种植340亩大红袍花椒和迷迭香等耐旱经济作物,带动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利用林地资源优势,鼓励3户贫困群众养殖鸳鸯鸭2600余只,去年每户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
  
  “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俺在档发小院缠头发,每天净挣五六十块钱,家里开销小,比出去打工还强哩!”“孩子正在上学,俺在鞋厂一天挣七十多块钱,干活、接送学生两不误!”脱贫户邓玉平、稳定脱贫户苏晓丽满意的说道。
  
  据马垌村支部书记李丙震说,该村现在已脱贫292户969人,未脱贫3户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4.69%降至0.4%。“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磨街乡马垌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一道,绘制“路线图”、制定“任务书”,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坚定执着地做好乡村振兴事业,努力把马垌村向村庄美、农业强、村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迈进。  
  
  站在北山山顶眺望马垌村,开满鲜花的道路,犹如一条彩带蜿蜒前行,今日的马垌村恰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铺就在禹州西北的山坳。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