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经济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禹州市山货乡:身残志坚不屈命 扶贫来助脱贫梦
2020-07-16 17:16:03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7月16日电(李麦囤 徐幸幸)禹州市山货乡齐庄村的李书凯,初中的时候患上强制性脊柱炎,父母多处求医无果也,花光了家庭积蓄。年近40的他,因不能干重活,生活困难,于2017年7月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他虽面对人生困境,但不屈服于命运。成年后,他也想如正常人一般生活,一直同命运抗争。一路走来,李书凯在父母亲朋的帮助下开过网吧,种过甘蔗,但都由于个人不便外出联系客户,又缺少技术和销售门路,收入一直不稳定。面对创业困难,他不认输于现实,时常鼓励自己“精彩人生是奋斗出来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路。”脱贫攻坚责任组被他的这种精神感动着,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有志青年脱贫致富,圆了脱贫梦。
  
  2018年10月份,山货乡齐庄村脱贫攻坚责任组与乡村两级干部,示范引领干起香菇大棚项目。2019年3月,经过精心的培育,大棚香菇喜获丰收,第一茬产量超过7000公斤,产值达8万元。看到种植香菇有这么好的效益,2019年3月,驻村工作队长、禹州市统战部长齐万轩和帮扶责任人、统战部副部长万民增主动做李书凯的工作,动员他从事香菇种植摆脱贫困。李书凯觉得香菇大棚投资小、收益高,市场前景好,很乐意做这个扶贫项目,但自己手头缺乏资金。
  
  看到这种情形,万民增鼓励他说:“只要你决心创业,资金我帮你想办法解决。”就这样,万民增和该村村委会主任常志伟商量,由常志伟做担保,利用金融扶贫政策为李书凯贷款3万元用于香菇大棚种植。
  
  “我不怕苦,就怕没有项目。”李书凯说,其实他很早就想发展点什么,可是苦于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好的项目。
  
  经过帮扶责任组和乡村两级干部寻求的资金支持、村级香菇大棚成功经验带来的技术支持、乡村干部与群众的志愿劳动帮扶,李书凯的香菇大棚迎来了喜人的收益,第一茬产量达4000公斤,产值达3万元。在为自己赢得了脱贫第一步的同时也为全乡的产业扶贫树立了很好的成功例子。群众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后来在村两委及脱贫攻坚责任组的帮助下,还种植艾草,搞起特色种植。乡亲们看着身残志坚的李书凯一路走来不易,纷纷前来帮忙。帮助书凯做好特色种植业。如今,经过大棚香菇种植、艾草种植及深加工,李书凯年收益在8000元以上。
  
  2019年6月山货乡为贫困户组织电商培训,李书凯参加后满怀欣喜的说道:“感谢党和政府,我想我的脱贫梦想就要实现了”。原来他一直都在思考销售的问题,早都想利用网络时代解决难题。如果说特色种植为他铺下了脱贫路,那么这次电商培训,就是为李书凯的脱贫梦打开了大门。
  
  李书凯开启了自己的电商实体店加网络经营,销售特色种植加工农产品(艾草产品、香菇干等),于2019年10月成功脱贫。这些年的经验告诉他:致贫的原因有千百种,但是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千万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李书凯说:“各级领导和爱心人士对我的帮助之恩,我无以报答,只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没有帮错人!”
  
   李书凯表示:“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一定要好好地干出一个样子来,绝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