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经济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河南襄城:发展芦笋产业 实施精准扶贫
2020-06-04 18:34:31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6月4日电(李麦囤) 眼下正是采收芦笋时节,背靠首山的襄城县山头店镇姚庄村500亩芦笋基地一片青翠欲滴。在这里打工的留守妇女,有的提着篮子拿着剪刀咔嚓咔嚓地采摘成熟的芦笋,有的把剪切得整整齐齐的嫩笋装箱准备销往韩国、日本、欧美……
  
  “不出村有活干,一天能挣70元,每年收着两头钱,多亏俺的副支书姚军辉。”5月27日,57岁的留守妇女马翠一边采着芦笋,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情不自禁地说。原来,6年前,马翠把自家的2.7亩耕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姚军辉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她没事就到芦笋地里务工,年收入1.1万元,流转土地收入2700元。
  
  据了解,姚庄村坐落在首山北坡,过去由于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很难摆脱贫困。“怎能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姚军辉反复思量,2014年的一天,听说山东农民靠种芦笋能致富,就前往考察学习。在当地,他同山东蓝冠公司签订协议,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蓝冠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产品销路。
  
  怀揣着协议回村后,姚军辉找到村里伙计姚国兴、乔振立、刘振卿说:“咱们合伙种芦笋吧!你们投资入股,我生产经营,保准只赚不赔。”“中、中,我们愿意投资入股。”他的仨伙计不约而同地说。姚军辉很快成立襄城县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又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200亩土地干了起来。
  
  2014年育苗、2015年移栽成功。这里面都包含着姚军辉的汗水和心血。为了种好芦笋,他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姚军辉请来山东师傅现场传授芦笋管理技术。姚军辉学会种植芦笋技术后,对前来务工的10多名贫困群众手把手教芦笋种植、浇水、施肥和管理技术,使芦笋连年丰收,产品供不应求。
  
  在精准扶贫上,姚军辉倾注了心血。他优先聘用土地流转的农户和村上的贫困户务工。周围村庄雇工一天50元钱,他给干活的出70元,他绐合伙人年分红6万多元。难怪贫困群众袁翠芹动情地说:“姚支书一心想着俺致富,俺光在这里打工,一年收入万元以上,还能照顾家里,真得劲!”近年来,在他的引领下,村上有8户群众跟着他种芦笋,芦笋面积扩大到500亩。
  
  谈起今后的打算时,姚军辉满怀豪情地说:“俺要把芦笋产业做大做强,建一家大型芦笋加工厂,变芦笋间接出口为直接出口,销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到那时山村老百姓的日子会更美好!”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