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1-01-31 15:09: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1月29日电(张培 马晶晶)2021年1月29日,许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许昌市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的落实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省级媒体驻许新闻单位与许昌市的主要新闻媒体受邀参加。
会上,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彦欣,许昌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张桂华,许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建鹏,许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国定和许昌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张宏涛分别就“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继续实行住院护理扶助,减轻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医疗护理负担”“许昌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市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持续规范小区物业管理”主题进行新闻发布,并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彦欣介绍,许昌市城管局围绕2020年河南省住建厅下达许昌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任务和“无废城市”创建的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民生实事的安排部署,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循环链条,探索符合许昌实际、便于群众操作的垃圾分类方法,初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运作模式,2019年55个试点小区、5万户居民的基础上持续推进,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达到187个、覆盖居民总户数达15.24万户,基本完成许昌市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任务。
各县(市、区)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装备,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全市共投入资金2311万元,其中,魏都区620万元、建安区280万元、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89万元、经济技术开发区250万元、东城区463万元、禹州市110万元、长葛市108万元、鄢陵县189万元、襄城县102万元,配备智能分类回收箱(房)65套、垃圾分类投放桶16000余个、分类运输车辆170余辆。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7月—12月,通过垃圾分类运营公司或物业公司回收渠道,中心城区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达到355吨。


许昌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张桂华表示,2018年许昌市政府出台《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办法(试行)的通知》(许政办〔2018〕15号),为全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期间提供护理扶助。2018年至今,许昌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实施三年来,共惠及21000多个家庭,支付扶助金3455.46万元,切实解决了广大独生子女及特殊家庭父母养老中的实际困难,让计划生育家庭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此项惠民政策的扶助对象为全市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其中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期间每人每天补助100元,特殊家庭父母每人每天补助150元,每年累计不超过60天。经过调查研究,认真筛选,确定13大类、1059种疾病纳入住院护理扶助保险项目病种目录。
为确保住院护理扶助工作顺利开展,继《许昌市60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办法》后,许昌市又制定了《关于落实许昌市60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扶助保险集中招标采购资金的通知》,保障了项目资金安全及时到位;出台《许昌市60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及特殊家庭住院护理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扶助对象的资格审核、年审退出、时间界定及中标公司的具体责任、工作台账等内容,为扶助工作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3年来,全市共受理扶助保险申请27357件,总计赔付3455.46万元;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受理26559件,赔付3291.66万元;特殊家庭受理798件,赔付163.8万元。

许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建鹏表示,许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解决中心城区“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着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补齐短板,拉高标杆,创办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
许昌市委市政府将“全市新增60所公办幼儿园、中心城区建设中小学10所,建成农村教师周转房1000套以上,开工农村教师优惠保障性住房1000套”列为2020年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充分体现了许昌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心城区“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对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农村教育、振兴农村教育的坚定决心,对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补足农村教育短板,建立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队伍,增强农村教师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止2020年年底,全市新增60所公办幼儿园项目全部完成,新增公办幼儿学位1.3万个;农村教师优惠保障性住房1000套项目全部完成,房源全部落实到位,有效满足教师住房需求;中心城区10所中小学项目投用2所,其余正加快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项目已投用300套,其余正加快推进。
去年以来,在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下,各地教育部门把落实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三年攻坚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师安心从教的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协调、强化督导,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狠抓工作落实。
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下一步,许昌市教育局将严格按照规划,立足实际,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科学规划到位、质量监管到位、安全保障到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继续大力推动教育项目建设,大力破解教育发展瓶颈,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让广大农村教师安心、安居、安教,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农村教育,终身从教、舒心从教,切实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为推动许昌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许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国定表示,“雪亮工程”是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是一项群众性的民安工程、民心工程,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称为“雪亮工程”。“雪亮工程”是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019年2月,许昌市获批成为河南省2020年度“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2019年10月,项目正式立项,市县两级财政投资为1.72亿元。2020年11月,项目完成招标,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昌市移动公司、许昌市联通公司、许昌市电信公司联合建设,项目工期6个月,预计2021年5月底建成。
“雪亮工程”是许昌市2020年、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许昌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一是补点扩面、提档升级。在全市现有16000路高清视频监控覆盖的基础上,按照“查漏补缺”,每个行政村6-8路的原则,新建9003路视频监控,重点覆盖未建监控的农村地区、交通干道,市际、县际边界地区,要求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要达到100%,形成全域覆盖。二是整合资源、互联共享。依托公安视频专网和电子政务外网构建“一总两分”的联网应用平台总体架构,对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整合联网率要达到100%,实现跨部门、跨行业公共安全视频资源的共享共用。三是深度应用,服务社会。重点加大前端感知设备的建设力度,并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视频监控打造成治安防控、打击犯罪的新手段,便民利民的和服务群众的新方式,将许昌“雪亮工程”项目打造成全国首个基于黄河鲲鹏算力、具有本地特色和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本。

许昌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张宏涛表示,推进物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许昌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平台”,制定《许昌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将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计入企业信用档案,其中,不良信用信息的采集包括“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核实确认有效的信访、投诉”,并对因物业企业责任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群体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造成不良后果的直接纳入诚信“黑名单”,对其在招投标、评先评优方面进行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监管体系。截止目前,全市已有6家物业服务企业被列入住建领域“诚信黑名单”。
许昌市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将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纳入“许昌市重点民生实事”,印发《许昌市物业服务小区规范化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许昌市物业服务小区规范化管理标准》,2020年打造了45个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项目,引导物业企业亮形象、树品牌。通过规范化管理,共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及应急预案413项,筹集资金165万元用于增设电动车充电设施,完善小区安全警示和温馨提示标牌,补植补栽绿化树木,完善小区的配套设施,赢得业主的认可;同时,积极开展业主走访调查,重点解决业主反映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成立“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积极开展“便民日”、“入户维修”、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区文化活动,把生活便利带到业主身边,着力提高业主满意度,做实做细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去年许昌市共有2家企业获得河南省物业服务行业先进企业、5家企业获得河南省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企业、2家企业获得河南省物业服务行业优秀企业。
据悉,2020年,许昌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从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重点发力环保、医疗、教育、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将垃圾分类、住院护理补贴、教育三年攻坚、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小区物业管理等民生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严峻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加大力度完成重点民生实事任务,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