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平桥邢集镇:志愿服务助力“场所码”推广应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2022-08-12 09:50:59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邱迎
中新河南网8月12日电(苏文军 陈金花)盛夏时节,天气持续炎热高温。8月11日上午,在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集镇区各主干街道和背街小巷,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镇机关党员志愿者利用逢集日,频繁穿梭于沿街各商场、超市、食堂、宾馆、药店、诊所、快递、物流、集贸市场、社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重点区域,逐个摸排场所码张贴和推广使用情况,大力宣传推广应用“场所码”的重要防疫意义,引导辖区商户、进店人员主动配合扫码“打卡”,全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这是近一段时间以来,邢集镇结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组织镇机关党员志愿者开展“场所码”宣传推广应用志愿文明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集镇区一个个身穿鲜艳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披甲上阵,顶高温、冒酷暑,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护航群众“码”上安全,已成为集镇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国内疫情防控多点散发的严峻态势,平桥区邢集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以场所码宣传和推广应用为抓手,多举措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和预警监测,有效掌握流动人员健康信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全力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加强宣传引导,实现场所码全覆盖。该镇在前期“场所码”申领张贴基础上,持续加强“场所码”宣传推广工作,积极发动镇机关全体党员志愿者对集镇区各类重点场所、公共场所、经营场所等开展场所码大宣传、大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积极申领场所码,查漏补缺,确保场所码全覆盖,做到“应设尽设、应贴尽贴”,不漏一户一门,扎实筑牢疫情防控基础防线。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按照各自分包路段和区域,认真做好场所码推广应用宣传引导工作,向重点场所负责人员发放《场所码申领使用明白纸》,面对面宣传“场所码”使用的必要性、安全性及便利性,对未张贴场所码的,帮助完成“场所码”申领、张贴;对损坏的场所码,协助商户及时予以更换;对进出人员,引导其自觉主动扫码亮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落实“场所码”扫码验码工作,切实增强辖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

加强推广应用,提高场所码扫码率。邢集镇是西大岗中心乡镇,集镇区面积较大,各类经营场所众多。志愿者们冒着酷暑,走街串巷,逐个摸排集镇区所有商超、经营门店、集贸市场、居民社区、公共区域等重点场所场所码推广应用情况,并做好台账管理。活动中,志愿者们主要“看”场所码是否张贴、“扫”场所码是否可用、“查”进店人员是否扫验码,并认真细致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切实做到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切实提高镇域内所有经营门店、社区等重点场所和重点区域场所码扫码率,做到应扫尽扫、不漏一人,为充分发挥场所码追踪溯源功能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督导检查,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为进一步加强各类重点场所场所码推广应用工作,有效发挥“场所码”预警监测作用,该镇由镇纪委牵头,组织邢集派出所、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市场监管所常态化开展联合督导检查行动,不定期对全镇范围内的重点场所从业人员每周两次核酸检测及扫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动态巡查和跟踪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并建立问题台账,逐一对账、销号,定期开展回头看,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对不执行扫码验码规定的,由行业主管部门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罚。督导过程中,做好场所信息登记,对每个场所码进行拍照留存。同时,由市场监管所建立商户微信群,要求未张贴场所码商户和场所码张贴破损商户及时反馈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成效。
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全镇累计协助集镇区重点场所新申领、张贴场所码70余处,更换破损场所码45处,场所码推广应用实现了全覆盖,切实做到了逢进必扫、逢扫必验,坚决筑牢了疫情防控屏障。目前,全镇场所码推广应用志愿文明服务活动成效显著,集镇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明显增强,出门、进店“扫一扫”“亮绿码”已变成辖区居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了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共筑防线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