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暖花开,44岁的许东亮主动请缨带队到李原乡后营村、魏桥村驻村扶贫,从此他在这里扎下了根。
以村为家 悉心扶贫
后营村、魏桥村是全乡出名的后进村,为确保两村尽快顺利脱贫摘帽,许东亮和其他驻村队员吃住在村,几乎没有过一个囫囵周末。他带领帮扶队员白天在养殖棚或田间地头帮扶贫困群众,晚上找党员和村组干部谈心交流,并和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入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和扶贫政策宣传,理思路,找对策,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规划。
经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决定引导两个村发展大蒜、辣椒、韭菜为主导产业,以养羊、牛、猪为主要副业。许东亮带领帮扶队员指引门路、不少村民有技术,市场销路有保障,大家消除了顾虑,鼓足了干劲。驻村工作队根据两村实情,积极联系种养殖合作社,采用“公司+集体+农户”模式开展种养殖合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今年,后营村、魏桥村1200亩辣椒披红挂绿、长势喜人,预计亩产效益10000-12000元。通过柘城县旭牧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两个村已发展李卫东、李扬等29个养殖大户,现在育肥牛36头、羊913只、猪1089头,带动了周边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许东亮带领环保局工作队积极配合后营村、魏桥村两委班子到处跑项目,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为两个村修路12.6公里,并沿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两个村综合文化广场、标准化村室和卫生室;让户户用上安全电、家家通了自来水;光伏发电项目和扶贫车间项目的实施,也让两个村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并有了长远的规划。
为了改变村容村貌,许东亮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加强村容环境整治力度,将人居环境写进村规民约,禁止污水乱排放,组织村民清理自家房前屋后沟渠淤泥;明确农户卫生职责,确保村内垃圾定点倾倒、专人清运;发动78名公岗群众清扫道路、安置点、公厕卫生,清理公路沿线杂草、杂物;完成厕改任务,提高水冲式厕所比例,转变村旧习,让后营村、魏桥村由“脏乱差”的落后村逐渐成为美丽的乡村,群众幸指数稳定增加。
村民当亲人 冷暖系心头
许东亮在走访魏桥村贫困户田景国家时,看到他妻子长期患慢性病,生活困难,田景国向许东亮要求申请低保。他将田景国的诉求详细记录在走访日志上。入户结束后,许东亮一头扎进村委会,当即将问题进行了反馈交办。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仔细核实,田景国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属于半劳动力,但其家庭收入又不符合评选低保的条件,在几次村民大会民主评议上,都未通过。通过许东亮细致的解释答复,田景国心头疑惑也烟消云散,对干部们工作比较满意。但许东亮仍把田景国家的困难挂在心上,后来通过民主程序把他妻子评为公岗保洁员,让他家增加一份收入,令田景国十分感动。后营村村民李高仲患严重的腿部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李高仲不能干农活,在家的时候也需要扶着墙或者有他人的扶助,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许东亮现场与县残联取得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李克伟申请了残疾人轮椅。“感谢许局长,有了这个轮椅,我行动方便得多了!”李高仲试用轮椅后激动地说。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后营村、魏桥村农村面貌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比蜜甜,群众都说“后营村、魏桥村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全靠许局长和驻村干部一班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