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追踪器揭开白天鹅迁徙谜底
2022-02-10 09:40:08 来源:大河报 责任编辑:邱迎

编号为100号白天鹅安装环志完成
天气转暖,候鸟北飞。
每年的二、三月,成千上万只的白天鹅陆续从黄河三门峡湿地,飞往遥远的西伯利亚。随着迁徙高峰的到来,三门峡白天鹅迁徙环志工作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三门峡天鹅湖鸟类环志站正式启动。
颈环编号啥讲究?追踪器如何工作?迁徙路线是什么?2月9日,三门峡野生动物专家对50只白天鹅进行鸟类颈环及追踪器的安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现场打探揭秘。
为白天鹅安装环志,要经过多项流程
昨天一早,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三门峡天鹅湖鸟类环志站,三门峡市野生动物救助站站长高如意和同事们已穿戴好防护服,准备就绪。
一旁的工作台上,一只白天鹅不断拍打着翅膀,看起来活力满满,正极力挣脱,现场需要四名工作人员才能控制住。“一只成年白天鹅有十几公斤,挣脱起来力道是很大的,给天鹅固定好,也是一定程度保证天鹅的安全。”高如意说。
高如意介绍,当天他们需要对50只白天鹅进行鸟类环志安装。整个过程包括颈环安装、追踪发射器安装、羽毛采集、咽拭肛拭、大小量度等多项流程。
安装的追踪发射器具体是什么?“这次采用的是背负式鸟类追踪器,通过一个小小的太阳能充电板提供电源,每间隔一小时,便会实时发回一个信号数据。”高如意说,从发回的数据中,工作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只天鹅的飞行路线、飞行高度、时速,以及栖息地等。“目前国内开展白天鹅背负式追踪器安装工作的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咱河南三门峡。”高如意说。
同时,高如意介绍,每个追踪器都有自己的唯一编号。以安装的“932G32”追踪器为例,数字“932”为这个追踪器的编号,“G32”则代表了该追踪器的重量:32克。
鸟类身上背着追踪器,是否会难受,影响飞行?
高如意介绍,一只成年白天鹅体重达到十几公斤,32克的追踪器在身上并不会对其飞行、栖息生活等造成影响。固定追踪器的绳子也是经过特殊挑选的。这种绳子比较结实,刚开始使用时不会轻易断裂。在经过风吹雨淋的自然风化,约两年时间后绳子则会自动腐化,此时发射器也将自动脱离。
除此外,在固定安装时,工作人员也会格外注意,需反复测试绳子的松紧程度,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初步安装好后,还需展开天鹅的翅膀,查看是否会影响翅膀活动,从而尽最大可能保障天鹅的活动自由。
每只安装环志的白天鹅脖子上都会戴上一个蓝底白字的颈环。“就相当于天鹅的身份证一样,在国内具有唯一性。目前白天鹅携带的蓝底白字的编号标识,基本上都是咱三门峡做的。”高如意说,除了数字编号外,还有数字加字母编号。
众多的流程环节,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白天鹅的数据。羽毛采集是为了通过DNA鉴定,更加准确地辨别白天鹅的雌雄。咽拭肛拭则是为检测白天鹅是否有禽流感等携带。
现场测量白天鹅的大小量度时,需测量其体重、体长、喙长、翅膀长度等,精确到毫米。同时要给白天鹅戴上黑色的头套。“俗话说:眼不见心不乱,包括人类在内,很多动物都有应激反应,当视觉、听觉被遮挡后,会反应小一点,这是对天鹅的一种保护。”高如意说。
研究白天鹅迁徙动态意义重大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
从2014年开始,三门峡每年都不间断地为白天鹅佩戴环志、标记身份。截至目前,已为550只白天鹅佩戴颈环,为300多只白天鹅佩戴追踪发射器,为更好地研究天鹅、保护天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根据对相关数据分析,逐渐揭示出三门峡白天鹅的迁徙路线。总体而言,春季白天鹅迁离越冬地三门峡以后,沿着中上游段黄河(晋豫段、陕晋段和内蒙古段)及支流(延河、无定河、秃尾河、汾河等)迁徙,然后飞越我国阴山到达蒙古国中部和西部的繁殖地。
近年来,飞来的白天鹅已成为三门峡市靓丽的“城市名片”,2021年,来三门峡黄河湿地栖息越冬的白天鹅高峰时数量突破1万只。黄河湿地保护区三门峡段也成为我国白天鹅的基本迁徙路线、觅食地、越冬地,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