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多元解纷团队以七项举措扎实推进调解工作
2025-06-17 20:08: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王鹏
中新河南网6月17日电:为深入贯彻落实院党组关于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多元解纷团队于6月16日召开强调解工作推进会。团队围绕 “七项举措” 精准发力,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政治根基,推动调解与综治中心协同共进
坚持党对调解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筑牢调解工作的政治灵魂。深入学习党在新形势下关于调解工作的新规定,紧密结合龙亭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实际,通过领学文件、召开例会、组织培训、谈心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学习与实践深度融合。积极向综治中心提出建议,包括开展类型化案件治理、严格值班人员身份审查、拓展综治参与人员范围等具体举措,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工作效能,推动调解构想落地生根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分析研判、分流处置等全链条工作机制,制定调解工作标准化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确保矛盾纠纷 “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聚焦知识产权案件(商标、著作权),联合公检法及行政执法单位协同联动,将威慑机制前置,打破传统“单一劝和”的调解模式,实现 “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的社会效果。针对物业纠纷,优化闭环化解工作模式,通过本次会议统筹调配工作力量,成立两个专项小组即刻开展工作。将物业案件治理作为创新突破口,深入辖区各小区,工作小组依托微信群灵活调度任务,每周至少开展两次现场工作,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确保治理成效。
三、整合资源力量,构建解纷 “网络”,深化联动广度与实效
联合法院、行政机关、社区等多方社会力量,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整合资源、凝聚合力。选派优秀调解员深入重点调解委员会开展指导培训,推动调解员从一线实践者向全局指导者转型,着力培养 “能讲、能干、能指挥、有思路” 的复合型调解人才,以 “撒豆成兵” 之势扩大矛盾化解一线力量。创新工作与培训模式,打破传统坐班制,推行流动工作法,将工作方式与培训体系深度融合,推动学习与工作习惯全面革新。
四、创新调解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赋能
推行“线下转线上”服务模式,既满足群众“足不出户化解纠纷”的便捷需求,又兼顾老年群体及特殊群众,通过线下约见方式,精准破解通知书、确认书、延期函等线上操作难题及沟通成本高的痛点。同时,常态化开展线下送达工作,将上门调解与工作留痕有机结合,为审判执行筑牢基础,全方位提升审执质效,切实打通司法服务 “最后一公里”。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细化培训体系与路径
定期组织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资深法官授课,分享调解经验与实战技巧。充分运用案例库、网络培训平台等多元化资源,强化培训实效。实施调解员轮岗交流计划,安排其深入各基层调解组织开展经验分享与业务指导,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并制定详细轮训方案,明确轮训范围、内容及实施路径,确保培训工作精准落地。
六、注重联动协作,打造高效团队,优化人员对接提升调解效率
推行“法官 + 调解员”结对工作模式,通过固定化、常态化的人员对接,快速促成调解意向,有效降低立案诉讼率,缓解辖区案多人少的工作压力。目前,多元解纷团队已广泛征求意见并完成结对安排,确保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七、强化工作能力,拓展工作维度,全面赋能审执质效提升
建立调解工作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对调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鼓励调解员参与信访工作,以法律视角倾听群众诉求,将信访工作与多元解纷深度融合,多维度把握基层群众法律需求。将诉中调解、执行和解、法治宣传纳入日常工作体系,建立调解台账,规范统计管理,以系统化、规范化举措推动审执质效全面提升。
下一步,多元解纷团队将严格落实院党组工作部署,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以扎实成效夯实为民服务根基,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于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