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送温暖
2022-04-14 21:48:29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王鹏
中新河南网4月14日电: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援外医疗队的身影像珍珠般遍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需要医疗援助的地区。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当地健康医疗事业发展而努力,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和悬壶济世的博爱情怀。

中国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由开封市卫健委牵头组建,开封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海源同志作为队长,带领我院11名同志和其他来自各卫生单位的17名同志远赴非洲,作为开封市第一支整建制援非医疗队,代表国家援助赞比亚。
院党委决定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党旗在援非(赞比亚)一线高高飘扬”专栏,跟踪报道中国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在非洲大地的工作与生活点滴,记录中国共产党人在异国他乡弘扬“不畏艰苦、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先进事迹。

2022年1月17日,中国援赞比亚第22批医疗队一名队员在赞比亚突发急性脑梗死,瘫痪在床,言语不能。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开封市中心医院,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组成了以党委书记刘静宇为组长、院长李华强为副组长的救治团队,由院办、医务部、人事部门参与积极组织本院神经内外科专家、康复科、心内科、影像科和药学科等专家组成远程会诊专家组,利用当地有限的人力、物力组建在赞救治组。任命副院长赵海源为赞比亚现场救治组组长并随时与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和远程会诊专家组保持密切沟通。任命副院长韩新生为远程会诊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通过远程视频详细询问病史、联系队员家属并指导专科查体,查看相关检查后确定为急性脑梗死,判断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可能,情况十分紧急,队员的病情随时可能进展加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长期卧床,而且非洲当地新冠疫情严重,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专家组成员立即与现场救治队员充分沟通,一起制定了一套符合当地实情且切实可行的抗血小板、抗凝、强化降脂、保护脑细胞、合理血压管控等一系列药物治疗+肢体和语言的康复训练救治方案,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完善相关检查,尽可能积极救治。同时通过微信建立了援赞队员救治群,每天下午4点为固定的远程会诊时间,方便队员们和专家组成员及时交流与沟通。

发病后经过72小时救治,患病队员病情没有进展且有所好转,病情转危为安。专家组每天通过视频和微信群询问病情并指导下一步药物治疗、康复治疗(肢体和语言功能训练)。在远程会诊专家组的指导下,当地现场治疗组的积极配合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经过近40天坚持不懈的努力,患病队员病情好转,已能自行下床外出活动,与其他队员进行简单沟通,甚至可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援赞医疗队员既要完成援赞医疗任务,又要担任病友的医疗康复及日常照顾工作,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月24号是第一批援赞医疗队员启程回国的日子,远程会诊专家组提前详细评估病情后作出决定:患病队员可随队返回国内,同时制定了一套返程过程中(包括隔离期间)的治疗与康复计划和详细的突发情况处理办法。在赞现场组的组长逐级向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住赞大使馆汇报患病队员随队回国,带领队员们进行充分的部署,确保患病队员在返程途中、隔离期间的安全、预防复发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于2022年3月5日终于顺利返回祖国的怀抱,完成逐步隔离任务。
2022年3月27日,除留守的5名队员等待工作交接外,第22批援赞医疗队的英雄们平安凯旋回家了!历经3个多月,大家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待隔离解除后,专家组将为患病队员进行下一步的诊治方案,让其功能恢复更好,积极做好二级预防,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一方有难,八方会伸出援助之手,虽远在千里之外,患病队友仍然倍感家乡的温暖之情!(何慧 贾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