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2021-01-08 08:43:31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田丝
中新河南网1月8日电 初次见到他,地道的豫东口音,满面的笑容可掬,中等魁梧的身材,谈话中给人一种农民的憨厚、军人的豪迈、企业家的睿智。在部队时他是一名优秀的战士,锻炼自我保家卫国;退伍后他下海经商,商海沉浮赚的金盆钵满;成功后不忘乡亲,返乡带动村民致富。他就是家住虞城县谷熟镇朱阁村的虞城县优秀退伍军人、商丘市汤都红谷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威。

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荣誉“优秀士兵”和骨干集训队“大队嘉奖”;任步兵战车 班长,200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2008年,广东打工,经营通讯 、皮具、 珠宝等行业 ,2014成立“虞城县合兴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成立“商丘市汤都红谷商贸有限公司” 2016被“商丘市养生保健协会”推选为协会理事;2017被公示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为“第九代传承人”。2017年12月,被谷熟镇人民政府,聘请为“虞城县谷熟镇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17年12月22日,杨威返乡创业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2018年1月,在虞城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十大虞城好人”评选活动中,荣获“身边好人”荣誉称号。2018年2月,被《企业观察网》《网易新闻》报道退伍军人杨威以“酒”为媒 带头致富惠村民”。2018年成立合作社带领朱阁村73户贫困户攻坚脱贫。2019年3月,参加“青创10万+”碧桂园返乡扎根创业青年清华大学研修班学习,并以全国九省14县学员全班第二名的优秀成绩结业。2019年6月,参加了中央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回来后牵手碧桂园成立“月嫂培训中心”对本镇已脱贫贫困户和留守妇女进行一对一技能帮扶。2020年,其产品汤都红谷 、 红粘谷小米 , 代表河南省扶贫脱贫产品 ,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家农展馆832扶贫展 , 参加河南省《豫创天下》演讲比赛,扶贫组商丘市第二名,杨威个人在《中组部农村农业部农村实用带头人人培训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城县谷熟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谷熟镇在历史上被称为汤都。当初舜禅让禹,禹封其子于商,均于有虞,被称之为虞国,现为虞城县。商朝第一位帝王汤的都城就建在今天的虞城县谷熟镇—汤都。汤的辅助重臣、奴隶出身的宰相、烹饪界的鼻祖、中汤药的创始人伊尹就在这里建功立业并葬于此地。汤都红谷红粘谷小米和汤都红谷红粘谷养生酒就在这样一个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并传承下来……
2013年,杨威在山西跑生意时,无意中发现当地正在种植红粘谷。这勾起了他对红粘谷的回忆:“小时候家家都种红粘谷,户户都会酿酒,小时候父亲用红粘谷酿的酒口感特别好!”“不过后来乡亲们都出去打工,种谷的人少了,酿酒的手艺也快丢了。”浓浓的“红粘谷情结”让杨威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返乡酿酒,将红粘在谷酒发扬光大。
结合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略“项目到村、措施到户”的原则上,虞城县朱阁村扶贫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商丘市汤都红谷商贸有限公司充分尊重贫困群体的脱贫需求和意愿,做到农户参与式的“扶真贫”、“真扶贫”的方式,愿意让贫困户以扶贫到户资金参股的形式入股,以带动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真正的成为了脱贫攻坚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李海军 王温轩)

在部队服役期间曾荣誉“优秀士兵”和骨干集训队“大队嘉奖”;任步兵战车 班长,200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2008年,广东打工,经营通讯 、皮具、 珠宝等行业 ,2014成立“虞城县合兴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成立“商丘市汤都红谷商贸有限公司” 2016被“商丘市养生保健协会”推选为协会理事;2017被公示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为“第九代传承人”。2017年12月,被谷熟镇人民政府,聘请为“虞城县谷熟镇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17年12月22日,杨威返乡创业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2018年1月,在虞城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十大虞城好人”评选活动中,荣获“身边好人”荣誉称号。2018年2月,被《企业观察网》《网易新闻》报道退伍军人杨威以“酒”为媒 带头致富惠村民”。2018年成立合作社带领朱阁村73户贫困户攻坚脱贫。2019年3月,参加“青创10万+”碧桂园返乡扎根创业青年清华大学研修班学习,并以全国九省14县学员全班第二名的优秀成绩结业。2019年6月,参加了中央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回来后牵手碧桂园成立“月嫂培训中心”对本镇已脱贫贫困户和留守妇女进行一对一技能帮扶。2020年,其产品汤都红谷 、 红粘谷小米 , 代表河南省扶贫脱贫产品 ,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家农展馆832扶贫展 , 参加河南省《豫创天下》演讲比赛,扶贫组商丘市第二名,杨威个人在《中组部农村农业部农村实用带头人人培训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城县谷熟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谷熟镇在历史上被称为汤都。当初舜禅让禹,禹封其子于商,均于有虞,被称之为虞国,现为虞城县。商朝第一位帝王汤的都城就建在今天的虞城县谷熟镇—汤都。汤的辅助重臣、奴隶出身的宰相、烹饪界的鼻祖、中汤药的创始人伊尹就在这里建功立业并葬于此地。汤都红谷红粘谷小米和汤都红谷红粘谷养生酒就在这样一个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并传承下来……

2013年,杨威在山西跑生意时,无意中发现当地正在种植红粘谷。这勾起了他对红粘谷的回忆:“小时候家家都种红粘谷,户户都会酿酒,小时候父亲用红粘谷酿的酒口感特别好!”“不过后来乡亲们都出去打工,种谷的人少了,酿酒的手艺也快丢了。”浓浓的“红粘谷情结”让杨威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返乡酿酒,将红粘在谷酒发扬光大。
说干就干,2014年3月,杨威把经营着的生意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回到朱阁村创业。流转土地,建起酒坊,两年多时间,杨威在老家朱阁村逐步建立起红粘谷种植、红粘谷养生酒和养生米加工与销售的小型产业链。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过关,他又先后到全国各地酒厂进行学习,并向当地掌握传统酿酒工艺的老人们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威凭借着学到的手艺酿造出的红粘谷酒无论从口感、味道、香气都更胜一筹。
脱贫攻坚路上勇挑重担,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他把在部队中严肃谨慎的军人作风也带到了企业中。在他的带领下,本公司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扩大了生产规模,厂区占地20亩,标准化生产车间3000平方,实验室160平方,包装车间600平方,质检室90平方,展厅130平方。同时也给周边村庄的贫困人员带来了就业的机会。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己致富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带动全村村民共同富裕起来。他主动协同谷熟镇朱阁村党支部共同探讨,依托与商丘市汤都红谷商贸有限公司合作,抓住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机遇,充分把握和利用好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的同时,结合村情,发挥优势,自力更生,利用资源,挖掘潜力,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扶贫规划的基础上,落实扶贫措施,改变面貌,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合作社入股朱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小米加工车间用工贫困户35人,红粘谷生产车间用工27人,红粘谷种植基地用工人120人,并长期常年资助本村贫困学生一名。


结合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略“项目到村、措施到户”的原则上,虞城县朱阁村扶贫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商丘市汤都红谷商贸有限公司充分尊重贫困群体的脱贫需求和意愿,做到农户参与式的“扶真贫”、“真扶贫”的方式,愿意让贫困户以扶贫到户资金参股的形式入股,以带动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真正的成为了脱贫攻坚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李海军 王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