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铮正通过微信告诉对方寻亲成功的好消息 (小图为发出的《寻友启事》))
病房偶遇
据介绍,今年10月26日,张珍铮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病房。当时病房里住着8个人,其中就有76岁的肖汉福。大家聊天的时候,肖汉福知道了张珍铮是商丘人,就说起了自己在部队的老班长。
肖汉福说,他1964年在北京顺义牛栏山炮兵团当兵,陆居连是他的班长,两人关系非常好。他在1968年退伍,还留存了陆居连夫妻的照片,并一直保留至今。陆居连在1969年退伍,因为没有留下具体联系方式,两人已有50多年没有联系。
肖汉福只记得陆居连在“商丘陆楼”,陆、路、鲁、鹿等具体是哪个字他也不知道。后来,肖汉福往商丘给陆居连写过两封信,但都是石沉大海。
热心的张珍铮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心帮肖汉福找到老班长,圆了他的寻亲梦。
几经波折
根据医生的建议,张珍铮只在医院住了3天。他记住了肖汉福女儿的电话,并加了微信,回到商丘开始帮肖汉福寻找老班长。
肖汉福的女儿细思苦想,但能确定的只有“商丘陆楼”“陆居连”,寻亲难度可想而知。张珍铮首先在导航地图上搜索“商丘陆楼”“商丘鲁楼”“商丘鹿楼”等关键词,看能不能锁定村庄。一搜才知道,几乎商丘的每个县(市、区)都有这个村名。这可如何是好?
张珍铮没有放弃,他先后开车去了梁园区、睢阳区、民权县、永城市等地,到村中实地寻找,但一无所获。作为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张珍铮还把肖汉福寻亲的信息发在了救援队微信群中和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动更多的人帮忙寻亲。
寻亲多日,一直没有进展。一天,张珍铮在搜索地图的时候,看到沈丘县有一个鹿楼村,他想也有可能肖汉福把“沈丘”当成了“商丘”,不妨让蓝天救援队中沈丘的朋友在当地帮忙找一找。
这一转变让寻亲峰回路转。沈丘县白集镇鹿楼村确实有一位在北京当过兵的老人,经过核实就是肖汉福要找的老班长。原来“商丘陆楼”实为“沈丘鹿楼”,“陆居连”的真名叫鹿居连。
寻亲梦圆
12月29日晚,张珍铮把鹿居连的手机号码告诉了肖汉福的女儿。肖女士激动地说,两位老人相见的时候一定会来拜访张珍铮,要送一个锦旗,感谢这种雷锋精神。
昨日,记者分别给肖汉福和鹿居连打通了电话。两人已经在12月29日晚上通了电话,心里都非常高兴。肖汉福说,自己的身体恢复得不错,能走七八里路了,等女儿放假了,准备带他到沈丘与老班长相聚。鹿居连也说,他们正在商议是在北京见面,还是在沈丘见面。
两人对张珍铮的热心帮助一再表达了谢意。(刘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