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科教 > 中小学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上街区中心路小学落实举措提升家校协同创新育人水平
2022-03-12 18:01: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李春芝
  中新河南网3月12日电(吴勇强李鹏图黄珂张梦凡)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上街区中心路小学以此为契机,全力加强“家校携手共育”品牌建设,为新时期落实“双减”政策夯实基础,探索出家校协同育人的“中心经验”。

2020年毕业班家长参加学生毕业典礼
  近年来,上街区中心路小学紧盯“两提升、双一流”愿景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努力构建具备学校特色的规范化社会化家校共育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家校共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家校社共育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强保证。
  完善机制,系统谋划,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强化统筹部署。成立上街区中心路小学家校共育领导小组和以校长、中层干部、德育教师为成员的校级指导小组,指导和推进落实家校共育工作。印发《上街区中心路小学家长学校教师工作考核细则》,从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案评比等维度,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学校实绩考核;印发《上街区中心路小学“最美家长”评选表彰方案》,对在家校共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43名学生家长进行了表彰,并利用学校公众号、其它网络媒体推送“最美家长”先进事迹3期。

家长在线观看并学习家庭教育讲座
  二是细化管理布局。印发《上街区中心路小学家庭教育实施方案》,规范家校共育工作主要内容,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人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科学、系统、周到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家长观看学习家庭教育讲座5次,惠及家长及学生近6000人次,为家长科学育儿高效教子提供了科学指导。

2021年学校邀请家委会代表召开“双减”座谈会
  三是健全管理体系。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学校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大会。目前,学校校级家委会成员12人,年级家委会成员18人,班级家委会成员240人。建立《家长委员会章程》、《家长学校章程》、《家长课程制度》等制度,形成家校合作共育制度管理体系,确保管理规范,运转有序。
  组建团队,区域联动,强化名师引领
  一是组建培训团队。号召名优教师积极从事家校共育工作,成立家庭教育名师团,定期深入各年级和班级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解决家长遇到的家庭教育困惑和疑难问题,着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目前,学校拥有家庭教育指导师9名,学习能力指导师4名,心理健康能力指导师7名,并定期通过线上线下或利用优质资源,以当前家长在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二是培育指导团队。组织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参加各级各类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面向学校大中队辅导员、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为培训对象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提升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目前,学校已有15位教师获得培训结业证书,并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定期召开家校共育教研会,帮助和指导更多的教师提升家校共育专业素养。
  三是建立辅助团队。与区妇联、区关工委等单位加强协调沟通,成立“五老”报告团。聘请区公安局、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的专业人员为学校法制副校长,结合“消防日”、“宪法宣传日”等重大时间节点,深入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和安全防范主题活动,为家校共育的深入推进形成强大合力。
  创新形式,多措并举,提升工作实效
  一是抓好课程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搭建家长课程学习和管理云平台,开放式提供家长教育课程学习等相关活动,为家长学校建设提供专业的建议、专业的课程等帮助。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学校组织家长及学生在线观看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做智慧家长,育优秀孩子》、《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之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等优质课程5次。
  二是做好深度交流。积极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家校论坛、社会实践与亲子活动、教师家访、结对助学、扶贫助学等活动,让教师走入家庭、家长走进学校、亲子融入社会,实现教师与家长、学生“零距离”沟通,提升家校共育实效。每学期学校教师以实地+线上家访累计近千人次,解决家庭教育及教育教学实际问题10余项。

2020年学校实行家长陪餐制
  三是拓宽共育渠道。邀请部分有专业特长的家长到校参与科技节、运动会、以及研究性学习等集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实行家长陪餐、查餐制,定期邀请家委会代表深入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和观摩,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成立“双减”工作提升小组,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为学校教育教学建言献策;邀请家长代表担任班级教育顾问,增进家校联系,切实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