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法治 > 人物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苏州唯亭:构建群众文化生活的多元图景
2025-09-16 22:50:44   来源:   责任编辑:大红
  中新河南网(陆一闻)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去,是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家门口的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文化菜单”下沉式点单服务......这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背后,蕴含着唯亭街道对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积极响应。街道始终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提升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质效,让唯亭百姓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中收获满满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合量、注入深厚文化动能。
 
  文化服务精准达,群众活力满城春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时,唯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已是热闹非凡。亭飞燕舞蹈队的阿姨们正在排练新编的舞蹈《中国龙》,红黑相间的演出服映照着她们专注的面容。“现在街道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了,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队长赵阿姨笑着说。亭飞燕舞蹈队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有18个年头,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如今多支分队40余名成员。她们还曾亮相苏州百姓春晚舞台、北部市民新年音乐会,逐渐成为唯亭街道群众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线。翻开服务台上的登记表,舞蹈房的预约排班密密麻麻,这里已经成为辖区文艺团队的集合地,“苏州老帅哥艺术团”也是这里的“常客”,这支20多名平均年龄60+的男子舞蹈团队也是唯亭文艺志愿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用充满阳刚之气的舞姿打破了人们对广场舞的刻板印象。“跳舞让我们这些老同志找到了新的人生乐趣!”艺术团余团长感慨道。
 
  在唯亭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评弹演出一直是深受本地老百姓的喜爱。“我们街道设有东区朱慧珍评弹书场和西区青剑湖书场两个固定点位,每月下半月天天安排有演出,后来有居民反映上半个月没地方听评弹。根据群众的建议,现在我们调整为一个点位在上半月演出一个点位在下半月演出,这样实现了辖区评弹演出一年365天全覆盖。”唯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吃过午饭和老姐妹相约朱慧珍评弹书场听一场评弹,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家住东亭社区的王阿姨开心地说。像这样由居民直接“点单”的评弹演出,2025上半年已举办了198场,惠及辖区大多数老年居民。文化的活力不仅绽放在舞台之上,更流淌在辖区的每个角落。今年,唯亭街道聚焦辖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出评弹戏曲、公益电影、文艺演出、文体活动、非遗体验五大类文化“套餐”,通过菜单式点选、订单式配送,将公共文化“套餐”送到居民“家门口”。目前,街道36支各类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基层,全年举办群众体育赛事、书画摄影比赛、文艺演出等群众文体活动1100余场,吸引1.2万余名群众参与,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形成了“政府搭台、群众共享”的生动局面。
 
  文脉传承薪火旺,古今交融展新韵
 
  唯亭的文化繁荣,根植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作为园区北部副中心,唯亭得江南水乡之灵秀,纳娄江文化之精华,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貌。这里河网纵横,桥梁密布,自古便是文人荟萃、商贸繁荣之地。据清《元和唯亭志》记载,境内曾有82座古桥连通四方,不仅便利了交通往来,更促进了文化交流融合,为今日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的传承,在唯亭群众性刊物《娄江》杂志中得到生动体现。这本创刊于1991年的刊物,历经三十余载仍焕发着蓬勃生机,截至目前已出版110期,成为记录时代变迁、传承地方文脉的重要载体。刊物精心开设“阳澄风情”“湖畔心曲”等特色栏目,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展现唯亭的独特魅力。2007年莫言先生亲笔为其题写刊名,更是让这份乡土刊物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如今,《娄江》早已不只是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园地,更成为唯亭文化的一张亮眼的“名片”。
 
  作为文化传承的另一重要阵地,唯亭街道历史文化展厅以295平方米的空间,浓缩了这片土地的文脉记忆。展厅内不仅陈列着评弹艺术家朱慧珍的遗物、《娄江》创刊号等珍贵物品,还借助全息投影等技术,生动重现唯亭老街的昔日繁华。自开放以来,展厅已接待参观3.5万人次,成为居民“沉浸式”了解地方历史、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空间。
 
  唯亭的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繁荣发展,得益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里既注重保护历史文脉,又善于运用现代手段活化利用;既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既深耕本土文化特色,又拥抱时代创新潮流。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中,唯亭走出了一条传统与现代交融、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文化振兴之路。
 
  书香浸润满城芳,阅读滋养生活美
 
  以书香为纽带,结合小区人群特色,倾力打造“1+5+N”阅读空间矩阵……七月,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布2025年“书香社区”发现活动名单中,唯亭街道古娄二村社区榜上有名。古娄二村社区以社区图书馆为核心,链接5个银发阅读空间,串联N个居民楼下共享阅读空间,定期举办阅读市集、文化展览和亲子阅读等活动,不断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培养全民阅读习惯。在唯亭,阅读早已超越简单的文化活动,成为串联起千家万户的文化纽带。这张精心编织的阅读网络,正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书香漫卷”的生动画面。从宏观布局到微观落地,阅读的芬芳如春雨般渗透到唯亭的每个角落:这里不仅有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馆这样的网红图书馆,更是依托4个社区级图书馆分馆、25个社区阅览室、13个“书香园区柜”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阅读网络,总计藏书近13万册,为辖区37个社区近31万居民提供优质便利的阅读服务。此外,辖区“浦田家话”“青澄读书会”“古娄阅享”等一批社区特色阅读品牌密集涌现。这些散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阅读空间,如同星星点灯,照亮了居民的精神世界。
 
  今年4月25日“世界读书日”,唯亭推出街道层面的“书香澄南唯‘读’有你”全民阅读品牌,并以一场书香市集,架起居民与阅读文化、阅读延伸服务的桥梁,以一场读书分享会,串联起居民热爱阅读、参与阅读的热情,以书香为媒,以阅读为桥,引领全民阅读积厚成势。
 
  当阅读从一项活动沉淀为一种生活方式,当书香从图书馆弥漫到街头巷尾,文化便真正融入了百姓日常,成为精神滋养的不竭源泉。据统计,今年以来唯亭街道已组织开展阅读活动160余场,近万人次参与。从亲子共读的温馨时光,到邻里分享的思想碰撞,再到深度阅读的沉浸体验,阅读正以其温柔而持久的力量,塑造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在书香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升华。
 
  文化是凝聚共识的精神内核,更是社会发展的持久动能。在唯亭,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文化队伍的精心培育激活内生动力,到“文化菜单”的精准配送对接民生需求,从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延续精神根脉,到书香氛围的全面营造涵养城市气质,唯亭不断探索文化服务新模式,提升文化供给质量,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如今,唯亭的文化建设已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力。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建设实践,不仅彰显了文化自信,更展现了唯亭在推进基层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创新探索。未来,唯亭将继续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让文化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文化力量。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