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法治 > 司法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河南省获嘉县照镜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王照斌
2022-11-23 21:25:24   来源:   责任编辑:大红
  中新河南网11月23日电(秦鑫 张珂瑜)王照斌,男,1963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15届获嘉县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嘉县司法局照镜司法所所长、照镜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先后荣获过获嘉县金牌调解员、新乡市十佳调解员、人民名满意的政法干警、河南省优秀调解员、平安河南建设“中原卫士”、河南省优秀司法所长、最美司法所长、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等多项荣誉。
  他对人民调解工作情有独钟,他的调解故事数不胜数,多年来他调解的案件达2700余件,调解的金额破千万,没有因调解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引用法律条文不正确导致矛盾激化或民转刑事件的发生。“有事儿找老王”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口头禅。
 
  照镜镇东临新乡县,北接辉县市,是全国闻名的“精细化工园区”,外来企业多,务工人员多,人员成分复杂,矛盾隐患多,稍不留神就有矛盾发生。王照斌怀揣着一颗为民解忧、为企业纾困的诚心,指导推动建立了获嘉县首个企业调委会;他凭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人民调解矛盾预防、矛盾调解方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通过定期排查、重点排查、热点排查、节点排查,切实把矛盾排查出来;通过抓早、抓小、抓预防,切实把矛盾化解下来,实现民间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数量明显下降;通过化解责任压实、本领作风提升,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不上交,这就是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432工作法”。王照斌同志为系统梳理,全面总结,提炼提升并发展创新人民调解工作,通过调研、访谈、查阅档案、搜集材料、座谈和研讨,结合他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长期实践,积极探索实行“432工作法”,全力防范化解管控各类矛盾风险,将人民调解打造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诉求表达渠道,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和水平。
  王照斌注重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适时的组织人员走村入户开展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在一次隐患排查时他发现,贠某因被拖欠工资,计划带领25名农民工集体上访讨薪。王照斌得知情况后及时主动介入,详细了解事情经过,联系欠薪公司、承包人等相关人员进行调解,情理法结合分析当前社会形势、矛盾焦点和利害关系等,不到一周,现场解决了拖欠的25名农民工95000多元的工资,做到调解走在矛盾激化前,避免了一次性质严重的集体上访事情的发生。
 
  照镜镇村民吕某因镇政府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登记,与儿子发生争执,便请求王照斌出面调解,在吕某的儿子与村委会均遭拒绝的情况下,吕某怒不可遏,频频向各方邮寄上访材料,影响甚大。王照斌深知上访案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辖区的安定,王照斌毅然决定克服一切困难,用好人民调解这支利器解决这起案件,让群众满意,对得起照镜司法所是“河南省模范司法所”这块金字招牌。他先找到照镜村党支部书记布某,手捧法律书籍逐字逐句向其讲解国家的土地政策,促使其改变认识,后又亲自参加村干部专题会议,并利用走村入户,用法律解开村民的疑团,纠正乡规民约的错误。经过不懈努力,村委会撤销原做法,将王某的人口田重新划拨到吕某名下确权登记。解铃还须系铃人,之后,王照斌又同时做吕某与其儿子的思想工作,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开导,最终使二人握手言和。吕某撤回了上访材料,还逢人就夸照镜司法所帮他解决了实际问题,人民调解工作做得好。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他始终坚持“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目标,对人民调解工作倾心尽力,宛若一颗不停修缮矛盾纠纷的“螺丝钉”,守牢“第一道防线”,为全镇社会的稳定稳压防控。当有人问王照斌累不累、怨不怨时,他总是这样说:能为镇党委、政府分忧、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就知足了。连续五年来,照镜镇各类矛盾纠纷连续下降,社会效果明显,正是因为所干的工作对得起党、对得起百姓,办理了一件又一件棘手的案件,减少了一起又一起诉讼,奉献了青春和汗水,收获了党委政府的信任和老百姓的一致赞扬。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