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郑州法院是这样做的
2021-09-03 17:30:16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大红
中新河南网讯(田波涛)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优质司法服务的期盼日益迫切。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需求,郑州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审判质效为导向,统筹推进业绩评价和激励、案件繁简分流和多元纠纷调解新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和审判能力,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截止8月31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21137件,结案率79.17%;中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7.98%,同比提升5.53个百分点;案均审理天数34.83天,同比减少30.3天。
8月5日,郑州中院公布7月份法官业绩评价排名,王新茹、张兴成、耿立等16名法官榜上有名。
实行法官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是郑州中院探索提升司法效能的重要举措之一,这项活动他们已经坚持了三年。
“实行法官业绩即时评价制度,每月对法官业绩进行考评,推选办案标兵,使业绩好的法官能第一时间受到鼓舞。”郑州中院审管办主任朱世鹏说。建立以法官业绩为核心的审判团队一揽子考评机制,综合在团队中的作用量化考核,使个人与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培养团队意识,激发团队活力。
为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郑州法院聚焦制约审判执行工作中难点、痛点、堵点,对办案程序、规章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电脑随机分案制度,确保分案公平;推行双向选择为主、组织调配为辅的审判团队组建模式,增强团队合力;严格落实均衡结案,缩短办案周期,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加强对案件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确保案件质量;根据案件任务,合理调配整合审判资源,科学配置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数量,确保审判任务与人员配置均衡合理。
“85后”的员额法官任璐是一名家事审判法官,她带领审判团队凝心聚力,深挖潜力,创新审判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以来,她带领团队审结案件420件,其中调解撤诉158件。
“发挥好审判团队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团队合力,对提升审判质效具有重要作用。”任璐深有感触。
“突出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落实法官主体地位,坚持协同推进、系统集成,通过有效的业绩评价和激励,实现法官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促进法院整体司法能力的增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郑州法院坚持科学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的经验做法被上级法院推广。
多举措推进案件繁简分流
“袁法官,今天保险公司已经把赔偿款打给我了,要不是你们这么快把案子结了,我想这钱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回来。”当事人魏某通过电话向案件承办法官连声道谢。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工作形式,用实际行动办实事、解民忧,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实在是太感谢了,天气这么热,真没想到你们能上门调解”,在郑州金水区王女士的家里,她对金水区法院法官曹春丽上门调解再三表示感谢。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新需求,郑州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审判质效为导向,统筹推进业绩评价和激励、案件繁简分流和多元纠纷调解新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和审判能力,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截止8月31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21137件,结案率79.17%;中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7.98%,同比提升5.53个百分点;案均审理天数34.83天,同比减少30.3天。
规范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
公正与效率是法院永恒的价值追求。
8月5日,郑州中院公布7月份法官业绩评价排名,王新茹、张兴成、耿立等16名法官榜上有名。
实行法官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是郑州中院探索提升司法效能的重要举措之一,这项活动他们已经坚持了三年。
“实行法官业绩即时评价制度,每月对法官业绩进行考评,推选办案标兵,使业绩好的法官能第一时间受到鼓舞。”郑州中院审管办主任朱世鹏说。建立以法官业绩为核心的审判团队一揽子考评机制,综合在团队中的作用量化考核,使个人与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培养团队意识,激发团队活力。

为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郑州法院聚焦制约审判执行工作中难点、痛点、堵点,对办案程序、规章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电脑随机分案制度,确保分案公平;推行双向选择为主、组织调配为辅的审判团队组建模式,增强团队合力;严格落实均衡结案,缩短办案周期,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加强对案件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确保案件质量;根据案件任务,合理调配整合审判资源,科学配置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数量,确保审判任务与人员配置均衡合理。

“85后”的员额法官任璐是一名家事审判法官,她带领审判团队凝心聚力,深挖潜力,创新审判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以来,她带领团队审结案件420件,其中调解撤诉158件。
“发挥好审判团队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团队合力,对提升审判质效具有重要作用。”任璐深有感触。

“突出执法办案第一要务,落实法官主体地位,坚持协同推进、系统集成,通过有效的业绩评价和激励,实现法官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促进法院整体司法能力的增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郑州法院坚持科学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的经验做法被上级法院推广。
多举措推进案件繁简分流
“袁法官,今天保险公司已经把赔偿款打给我了,要不是你们这么快把案子结了,我想这钱恐怕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回来。”当事人魏某通过电话向案件承办法官连声道谢。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一审法院判决被告某保险公司给付原告魏某32685元,保险公司不服向郑州中院提出上诉。按照法律规定,普通民事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然而让当事人魏某没有想到的,他的案件从立案到审结仅用了18天时间。郑州中院经审查认为,该案第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结案,且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明确,二审遂适用独任制进行审理,并当庭调解结案。
魏某的赔偿案件能够快速结案,主要得益于郑州中院正在实行的二审独任制审理方式。
“一审以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和裁定类上诉案件,二审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由法官一人进行独任审理,可以有效节约诉讼资源,减轻当事人诉累。”郑州中院研究室主任郭红伟说。
为群众办实事,不止步于办好每一件案件,更是要努力将矛盾化解于未发,将纠纷止于未诉。
2020年10月,163名业主陆续到郑州中原区法院起诉,以郑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逾期交房为由,要求房地产公司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经过了解,该房地产公司逾期交房涉及购房者800多户,大部分业主还在观望等待法院的处理结果。
魏某的赔偿案件能够快速结案,主要得益于郑州中院正在实行的二审独任制审理方式。
“一审以简易程序审结的案件和裁定类上诉案件,二审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由法官一人进行独任审理,可以有效节约诉讼资源,减轻当事人诉累。”郑州中院研究室主任郭红伟说。
为群众办实事,不止步于办好每一件案件,更是要努力将矛盾化解于未发,将纠纷止于未诉。
2020年10月,163名业主陆续到郑州中原区法院起诉,以郑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逾期交房为由,要求房地产公司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经过了解,该房地产公司逾期交房涉及购房者800多户,大部分业主还在观望等待法院的处理结果。

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毛大帅决定采用集团诉讼+示范性诉讼的方式解决这批纠纷,于是将163名业主的案件合并成一个案件受理,由3名业主代表参与诉讼。暂未到法院申请立案的业主,后期可参照此案件的裁判结果处理纠纷。经过审理,法院判决房地产公司向163名业主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共计3728992.13元,双方均未上诉。2021年4月,该小区其他业主陆续来到法院,在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下,参照163名业主的判决内容,与房地产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并向中原区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
“法院的这个示范性诉讼效果非常好,现在烦心事解决了,我们终于能踏踏实实住新房了!”业主王先生说。
为推进实质性纠纷化解,郑州法院以构建多元化解与司法确认无隙衔接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拓宽司法确认程序适用范围,完善案件管辖规则,发挥示范诉讼统一案件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减少涉众纠纷涉稳风险等优势,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推进诉源治理,提升纠纷化解效能。
“现在我们在网上开庭非常方便,画面稳定,清晰度高,而且诉讼参与人的微表情、微动作,我们都可以清晰、无延迟的捕捉到。”在郑州中院5G智慧法庭,行政二庭副庭长魏丽平对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网络庭审效率的做法感叹不已。
“法院的这个示范性诉讼效果非常好,现在烦心事解决了,我们终于能踏踏实实住新房了!”业主王先生说。
为推进实质性纠纷化解,郑州法院以构建多元化解与司法确认无隙衔接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拓宽司法确认程序适用范围,完善案件管辖规则,发挥示范诉讼统一案件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减少涉众纠纷涉稳风险等优势,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推进诉源治理,提升纠纷化解效能。
“现在我们在网上开庭非常方便,画面稳定,清晰度高,而且诉讼参与人的微表情、微动作,我们都可以清晰、无延迟的捕捉到。”在郑州中院5G智慧法庭,行政二庭副庭长魏丽平对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网络庭审效率的做法感叹不已。

为加强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郑州中院引进5G技术,建设5G全流程多场景智慧庭审系统,为当事人和法官提供超高清、无延时的庭审体验。积极开展在线诉讼,通过细化流程规则、加强诉讼引导、完善系统平台,探索构建从立案到执行的全流程在线诉讼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沙宝琴在郑州法院走访时说:“法院在改革推进中,围绕群众需求,大力运用移动微法院、云庭、网上法庭、微信等多种形式,在立案、庭审、送达等环节,大力推进电子诉讼,促进了线上线下诉讼方式的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普惠均等、高效便捷、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减轻了群众诉累。”
聚焦民众需求提高办案质量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郑州管城区法院南曹法庭地处金岱产业集聚区,周边企业众多。“企业如何防范商标被侵权,如何解决回款难问题……”针对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管城法院南曹法庭发挥区位优势,多次到辖区企业走访座谈、征询意见和建议,推出“订单式”法律服务,“对症问诊”、“对症施策”,注重提升销售人员法律素养,精准解决企业法律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沙宝琴在郑州法院走访时说:“法院在改革推进中,围绕群众需求,大力运用移动微法院、云庭、网上法庭、微信等多种形式,在立案、庭审、送达等环节,大力推进电子诉讼,促进了线上线下诉讼方式的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普惠均等、高效便捷、智能精准的司法服务,减轻了群众诉累。”
聚焦民众需求提高办案质量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郑州管城区法院南曹法庭地处金岱产业集聚区,周边企业众多。“企业如何防范商标被侵权,如何解决回款难问题……”针对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管城法院南曹法庭发挥区位优势,多次到辖区企业走访座谈、征询意见和建议,推出“订单式”法律服务,“对症问诊”、“对症施策”,注重提升销售人员法律素养,精准解决企业法律问题。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工作形式,用实际行动办实事、解民忧,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实在是太感谢了,天气这么热,真没想到你们能上门调解”,在郑州金水区王女士的家里,她对金水区法院法官曹春丽上门调解再三表示感谢。

市民王女士的母亲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屋没有处理,王女士起诉要求继承。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法官曹春丽得知,当事人王女士的父亲因病常年卧床不起,小妹常住国外,近期在国内,案件需要尽快处理。考虑到王女士家的实际情况,曹春丽决定采取上门调解,通过与老人拉家常,深入沟通,最终一家人达成了一致意见:涉案房屋由原告王女士继承,其父亲和两个妹妹自愿放弃对该房屋的继承权。这样的调解结果,既解决了家里的实际问题,也宽慰了老人家的心,当事人连声夸赞。
转变执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执行措施,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转变执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执行措施,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郑州管城区法院执行干警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某公司名下四架小型商用飞机。
“处置四架查封的飞机就可使申请人的债权实现,但这样就会导致被执行企业经营陷入危机。”执行干警李阳说。被执行人某公司长期未能盈利,若将四架飞机进行评估处置,一方面会影响到该公司的经营发展,另一方面处置飞机变现程序也非常复杂,这样也会放缓申请人债权的实现。
为此,执行干警转变执行思维方式,运用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促使申请人王某与被执行人某公司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申请人王某依据生效判决享有的权利,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变更为申请人对被执行人享有的相应股权,最终该案得到圆满执结。
“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实现了800万标的执行案的执结,不仅充分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切实保障了被执行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管城区法院院长田保中坦言。
厚植沃土兴万木,郑州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纾民困”与“抓审判”相结合,强化审判管理,健全审判执行机制,持续开展绩效考核每月一讲评、每月一排名活动,定期下发问题清单,指导审判执行指标落后的基层法院、中院业务部门“一把手”对标找差距,精准施策,及时整改。强有力的创新举措,促进了审判执行质效提升。
“处置四架查封的飞机就可使申请人的债权实现,但这样就会导致被执行企业经营陷入危机。”执行干警李阳说。被执行人某公司长期未能盈利,若将四架飞机进行评估处置,一方面会影响到该公司的经营发展,另一方面处置飞机变现程序也非常复杂,这样也会放缓申请人债权的实现。
为此,执行干警转变执行思维方式,运用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促使申请人王某与被执行人某公司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申请人王某依据生效判决享有的权利,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变更为申请人对被执行人享有的相应股权,最终该案得到圆满执结。
“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实现了800万标的执行案的执结,不仅充分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也切实保障了被执行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管城区法院院长田保中坦言。
厚植沃土兴万木,郑州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纾民困”与“抓审判”相结合,强化审判管理,健全审判执行机制,持续开展绩效考核每月一讲评、每月一排名活动,定期下发问题清单,指导审判执行指标落后的基层法院、中院业务部门“一把手”对标找差距,精准施策,及时整改。强有力的创新举措,促进了审判执行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