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评论家汪太银说:"不下蛋的鸡该消失了″
2020-06-11 20:57:2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邓小强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殷商到秦汉的辉煌,从魏晋的风韵到隋唐的鼎盛,又从宋元的神意到明清的繁华,延用至今,在诸多书法家的笔下熠熠生辉,优秀的作品流传不息,书法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

什么是"家″?在书法行业中,作品被众多人认可,有代表作,并有一定成就,方能称书法"家′。比如书法家王義之,文学家鲁讯,科学家钱学森,又比如河南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越调申凤梅等等,他们留下了众多作品,被一代一代的传颂不息,这才是"家″。
这些年来,有的人学了几年毛笔字,入了协会,竞然是书法家,真是不可思议。

入书协有了官位头衔,就是香饽饽,作品价值也直线飙升。所以书法界成了争官,抢头街的所渭无烟战场,一些在职与退休的官员、将军、企业家、商人和名星戴上了书协官衔帽子,大笔一挥,作品就有人高价去买。人们被称号“收钱文凭工厂”,有些有“官位,头街的人也却实换了一些银子。

新时代的美好,大环境在变化,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实际现实生活,人人喊生意难做,人们也愈来愈理性了,书法界开始注重艺术水平了,注重书法作品的内在价值了。
根据上文所述,钻政府空间发财好梦不多了,今后的各协会组织要变了,协会却要变成真正的群众组织了,"占窝不下蛋的鸡该消失了″。
(2020年6月11日汪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