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济源 > 要闻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济源示范区举办2022年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
2022-06-09 10:21:14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辛帅

济源机收减损一个百分点,可以挽回360万斤粮食。
 
  中新河南网6月9日电(记者 高新科 通讯员 聂向云)麦浪翻滚,丰收在即。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机收减损是夏粮丰收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减少粮食收获环节的损失,努力实现夏粮颗粒归仓,6月7日上午,济源示范区2022年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在梨林镇举行,现场5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麦浪里展风采、赛技能,以减损结果论英雄。
 
  此次比赛,作业时间为20分。活动现场,机器轰鸣,麦秸飞扬,联合收割机在“你追我赶”同台竞技的同时,也顺利完成了活动区域内的麦收工作。
 
  农机手:我们准备充分
 
  当天的5名参赛农机手均来自济源市鸿图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鸿图联合社)。鸿图联合社于去年成立,由济源富富康新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联手合力、喜耕田等8家农机合作社组成。他们共享设备、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探索出多元化发展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帮助农机手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此次大比武,服务好“三夏”会战,鸿图联合社在济源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的指导下,提前一周组织农机手从作业行走路线、作业速度、作业幅宽、留茬高度等方面进行线上和线下培训。
 
  作为大比武的“主角”之一,张瑞国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现场做准备,调整拨禾轮速度和位置,调整脱粒、清选等工作部件等。
 
  当了多年农机手,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张瑞国还是有些紧张。为了取得好成绩,他提前来到现场熟悉地形,根据麦子的成熟度、品种和田块特征判断需要调整的割幅。
 
  “小麦如果过于干燥,需要调整拨合轮高低程度以及拨合轮的转速,进入脱谷室时需要调整凹板,过于潮湿,凹板间隙调小,麦粒干燥就将间隙调大,使出籽率达到最小。到清选部分,如果风量过小,会造成谷物分离不清,这个时候需要将风板调整到最大,如果风量还不行,就要调节筛的张度。”说起小麦机收技巧,张瑞国非常专业。
 
  “通过对农机手进行机收减损的相关技术培训,预测小麦亩产量在1200斤以上。今年还是一个丰收年。”鸿图联合社负责人王志超胸有成竹地说。
 
  种粮户:我们种地更放心
       活动现场,可谓群“龙”汇聚。
 
  济源示范区“开镰第一人”卫向军也驱车赶来现场。“听说这里有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这可不能错过,多学习点减损技巧,对我们种粮人来说太重要了。”卫向军笑呵呵地说。卫向军今年要收1000多亩小麦,租用了4台联合收割机。
 
  在农机手聚集一起,商讨比赛要点的时候,梨林镇种粮大户吕玲玲也凑了过来,向参加比赛的农机手取经。
 
  吕玲玲不仅是一名拥有700亩麦地的农户,还是一名有着丰富机收经验的女农机手。年近5旬的吕玲玲,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我还有600多亩小麦就要收割了,到时候你也来给我帮忙。”吕玲玲拍着农机手李鹏彬的肩膀,真诚地向他发出邀请。
 
  “以前种粮累,收粮更累,现在有了先进的收割机,有了农业、农机部门人员的大力帮扶,我们种地更放心、更舒心。”吕玲玲开心地说。
 
  农机部门:我们一直在行动
 
  农机手赵宗普表示,通过参加小麦机收减损培训活动,他们学到了机收减损方面的知识,例如拨禾轮方面的应用,知道了拨禾轮应用在作物的三分之二处,高了容易掉麦粒,矮了拨不进去。其他有关脱粒、清选方面的知识,如筛子的调整等,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目前,济源示范区小麦机收率达到99.2%,农机手成了夏粮丰收的关键性人物。要种好更要收好,济源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农机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巧玲表示:“我们在‘三夏’前夕已经做好了农机需求对接、检修维护等准备工作。此外,我们还着重对驾驶员进行了粮食减损培训,努力确保示范区平均小麦机收损失率低于1.2%。”
 
  王巧玲向广大农机手分享小麦机收减损《明白诀》:机收小麦应记牢,蜡熟期末产量高。收前机器要养护,作业才能靠的住。试割路线配速度,调到不堵也不漏。割刀调好幅宽小,机具不能喂太饱。禾轮位置转速好,割台损失才能少。滚筒凹板须协调,脱净破碎不超标。筛子风量配合好,减损控好“一点爱”(1.2%)。
 
  待农机手收割完毕,济源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工作人员迅速进入麦田测量损失率。只见他们用一个长方形的测产框随机卡在刚收割完的麦地,然后拨开麦糠捡框内剩下来的麦粒。他们互相叮嘱:“一颗麦粒也不能遗漏,要全部捡干净。”
 
  记者了解到,大比武结束后,济源专家评审组会依照《谷物(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测定方法》,对农机手的操作规范、机收质量、小麦留茬高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并抽样测量器具范围漏籽漏穗情况,对收割生产率、损失率进行评定,根据参赛机手作业质量监测结果,选出3名“市级粮食机收减损之星”,并颁发证书。
 
  “今天的大比武活动结束了,明天我们会到五龙口镇再举办一场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扩大机收减损知识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王巧玲表示,此次活动,将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充分发挥机械化在促进粮食增收减损方面的作用,全面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引导广大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又好又快开展夏收工作,确保济源示范区夏粮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完)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