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党代表访谈】优化营商环境 厚植兴业沃土
2021-09-29 08:41:0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辛帅

李国红:做好“加减乘除法”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实现优势再造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北海街道坚持服务再优化、改革再出发,着力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上创新求效,全力打好营商环境高质量的组合拳,加快构建爱商、亲商、安商、扶商、护商、惠商的优质营商环境,全面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潜力,为街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报告高屋建瓴、字字珠玑,其中关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论述,既提出了工作要求,又为北海街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李国红告诉记者。
下一步,济源示范区北海街道将继续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推动制度型开放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做好理念创新的“加法”,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升精准服务的水平;做优简政放权的“减法”,充实、加强工作专班,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和“拎包入住”的办公场所,及时协调事前事中事后出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真正做到无事政府不扰、有事马上就办;做优服务供给的“乘法”,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健全“争当北海‘金牌店小二’、服务优化永远在路上”长效机制,坚持领导分包企业制度,深化服务调研,“面对面”对接洽谈,“一对一”跟踪服务,促进银企有效对接,精准滴灌辖区企业;做细纾困解难的“除法”,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常态化督查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影响发展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程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不断打造企业投资洼地兴业沃土
党代表程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优越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各地竞争的制胜法宝。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梨林镇始终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高位推动,专门成立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过深入推进企业减负、设立“企业宁静日”、项目代办、开通企业服务“110”、“五比五看”、引导村企对接和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等七项举措,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完善要素保障、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着力解决影响政策落实的‘中梗阻’问题,建设服务企业的绿色快速通道。自‘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把辖区71家企业分包到班子、分包到部门,让班子成员和机关工作人员送政策到企业,送安全到企业,送关心到企业,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切实让企业放心投资、顺心发展。”程江告诉记者,近些年,梨林镇牢固树立“亲商、重商、安商”理念,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不断吸引各地客商落户镇区,有效盘活闲置资源,为辖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这次党代会报告中,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将梨林镇作为‘一主五板块’之一(一主五板块:中心城区+玉川板块、三湖板块、高新板块、五龙口板块、梨林板块)。我们将一如既往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重点工程,持续深化‘精准招商、大力帮商、全员安商’行动,把梨林镇打造成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和洼地,全力助推济源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程江说。

张毅:让企业轻装简行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洋建材城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至今,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与玉泉街道的贴心服务分不开。”谈起营商环境这一话题,党代表张毅深有感触。
联洋建材城,作为济源大规模的建材家居综合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数百家中小商户进驻,是远近闻名的“小店商圈。”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小商户,将党的好政策送到一线,把基层的问题建议带上来,打通服务企业商户们的“最后一公里”,玉泉街道以区域共建、行业联建模式,打造联洋商圈15分钟党群服务圈,将党建工作触角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延伸。
“可以说,园区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张毅表示,党建强,发展才有持久力,通过党员入户走访、结合实际,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做到更好地为商户服务,实现了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做到防疫情、保经济“双桨齐动、双向发力”,玉泉街道还向联洋建材城派驻疫情防控监督服务员,协调解决防控物资、厂区消毒、职工返厂隔离等实际困难,帮助众多商户迅速实现复工复产。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我们发展的底气,还增强了企业干事创业的信心。今后,我们还会借着这股东风,以更高的质量发展。”张毅表示。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济源示范区玉泉街道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全体党员干部主动争当优化营商环境“局中人”,把优化营商环境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贯彻开展“党群连心工程”“万人助万企”活动,全面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破解瓶颈制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助推玉泉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科 赵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