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县一退休女教师照顾植物人丈夫13年引热评
2021-02-24 09:14:31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贺志良

(贺之良摄)
正月的暖阳播撒在中原大地上。河南省南召县崔庄乡鱼池村,村民贺团结家中,红砖小院内,一条晾衣绳上,整齐的挂着十几条洗的发白的毛巾和几条床单。简朴的客厅右侧,是一间阳光正好照射进来的卧室,阳光下贺团结静静的躺在整洁的病床上,就像睡着了一样。
一场病情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2008年8月,在南召县文化局工作的贺团结突发脑出血,导致瘫痪。为了丈夫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两个儿子安心工作学习,正在鱼池村小学教学的靳德秀便请长假回家照顾贺团结。这一照顾,就是整整13年。
靳德秀告诉记者,贺团结最初生病时,不能咀嚼,靳德秀只好把饭“嚼”好后一口一嘴的用勺子来喂。1年3个月后,贺团结病情愈发严重,失去了吞咽能力。靳德秀使用注射器用胃管喂饭,因为常年使用注射器喂饭,靳德秀的十个指头都已经变形,如同十个铁钩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靳德秀手部力量衰退,喂饭也越发艰难,无奈的她只能用胸口顶着注射器推饭。到了夏天,衣服薄,靳德秀的心口处常常能看到注射器顶出的黑紫色。
最近7年,贺团结已经丧失任何的语言动作表达能力,他的生命需求,都靠靳德秀的细心观察和揣摩。日子久了,靳德秀除了能看出贺团结日常的吃喝拉撒需求,也能够从贺团结的眼神和发出的“啊啊”声来确定他是渴了?饿了?还是因为寂寞想拍拍话?在细微的观察中靳德秀已经练就了丰富的经验。靳德秀告诉记者,给病人换尿裤,是最艰难的。她要先跪在病床中间,把丈夫的双腿搭在自己的双肩上,两只手拖着他的腰部,用嘴把尿裤撕开扔掉,再把新的换上。每一次换下来,靳德秀都是一身大汗……
记者了解到,这13年里,由于贺团结生活不能自理,靳德秀几乎是24小时都陪伴在贺团结的身边,整天就是在床上滚来爬去。除了去药店拿些急需的药物外,她已经很多年没有走出过村子了。衣服是儿媳妇买回来的,鞋子是在门口买小商贩的。13年里,靳德秀还学会了理发、刮胡子、吸痰等护理技能。在谈到为何不让孩子们回来照顾时,靳德秀坚定的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只要我身体允许,就不给他们添麻烦”。
据靳德秀回忆,有一年夏天的夜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病床上的贺团结忽然胃出血,由于家里没有常备的止血药,靳德秀只能冒雨步行到数里外的镇上去买。刚走出村,狂风就吹飞了她的雨伞,暴雨浇透了她的衣衫,对着仿佛就在头上炸响的雷电,靳德秀哭着大喊“老天爷!只要你劈不死我,我一定要把药买回去,把贺团结救活”。靳德秀跌跌撞撞的跑到药店门口,使劲的拍门呼喊,可恶的雷声仿佛在与她作对一样,她越用力敲门,雷声就越大,她越使劲呼喊,闪电就越强。慢慢的靳德秀嗓子哑了,身上没劲了,雷声也减弱了。当药店大夫听到敲门声把门打开,看着浑身湿透的靳德秀,问及叫了多久的门时,靳德秀哭着说:“有半个多小时了”。
在病床旁相依为伴慢慢变老
在这漫长的陪伴中,鱼池村的村民们对靳德秀评价颇多。“以前是个很火辣的人,爱说爱笑,人场儿里都有她,自从团结叔生病后,就很少见她了”村上一个邻居说;“教学时是个很负责的好老师,现在是个很优秀的好老婆,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靳德秀当年教过的学生说;“靳德秀的行为和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我们村因为有这样一个好媳妇而骄傲和自豪”,鱼池村支部书记贺保彦说;“因为我妈的悉心照顾,我爸才能至今还在人世,这个家才能完整,每次回家还能大声的喊声‘爸’。也正是有了妈做后盾,我们才能安心的工作。”贺团结的儿子动情的说到。
面对社会上的热评,靳德秀平淡的告诉记者,她照顾贺团结,是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结婚40年来,两个人没有吵过架、红过脸。如今他病了,我就应该好好的照顾他,伺候他,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因为只有他在,这个家就还是完整的。
谈及以后的生活时,靳德秀说,“我每天的感觉就是提心吊胆、腰酸背痛、精疲力尽,但是我毫无怨言,就像我们结婚时说的那样‘相依为伴、慢慢变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