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要闻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严寒中的高铁隧道通信“小飞侠”
2021-01-11 14:11:51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增才
  新华社郑州1月7日电(记者刘高阳)随着大范围寒潮来袭,秦岭余脉,温度已接近零下15摄氏度。在徐兰高铁郑州西至巩义南区间的余顶隧道出入口,迎着刺骨的寒风,国铁郑州局集团郑州通信段的通信工王庆森和他的同事正向隧道深处骑行。
 
  因为检修的隧道长、通信设备情况复杂,小型电动车成了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头戴黄色安全帽,绑上照明灯,跨上小电车,通信工人“小飞侠”的称呼应运而生。
 
  高铁风驰电掣、穿山越岭,离不开通信数据传输这个“千里眼”。保障数据畅通,除了远程盯控,增加巡视检修力度是最有效的方法。寒潮下气温骤降,国铁郑州局集团郑州通信段的通信检修“小飞侠”们依旧奋战着。
 
  天气越冷,“小飞侠”们的工作量就越大。徐兰高铁郑西段是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速铁路,全线隧道38座,总计78.2公里。湿陷性黄土土质松软,隧道壁易渗水,气温越低,通信设备就越会长期处于湿冷环境中,稳定性就越容易受到影响。
 
  在余顶隧道,记者看到,“小飞侠”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就是在隧道间穿梭。每个天窗点平均约4小时,他们需要巡视维护3至4条隧道中的通信设备,冬季巡检工作量加倍。
 
  “郑西高铁桥隧占比大,山区线路多,不骑车很难按计划完成作业,但不管穿多厚的衣服,骑上电动车冷风一吹感觉就透了。”王庆森说,隧道中不仅仅是温度低、湿度大,阴暗环境也让体感更加寒冷,“停下作业,就得赶紧跺跺脚热热身。”
 
  春运期间,“小飞侠”们的工作与旅客们在高铁上的手机信号也息息相关。目前,国铁郑州局集团采取公网搭建与铁路专用通信网同步检修的工作模式,定期对隧道内的通信设备进行维护。
 
  “列车越密集,天气越冷,我们的工作就越要效率高、速度快、看得准。”郑州通信段郑西高铁通信车间技术骨干卢睿说,“我们都很喜欢‘小飞侠’这个称呼,虽然工作苦了点,但是听起来帅啊。”
 
  对于“小飞侠”们来说,以岗位为家并不是一句空话。26岁的卢睿2020年末与同为铁路通信工人的女友李亚订婚,分处三门峡和郑州两地,两人见面靠的就是他们日夜维护的徐兰高铁郑西段。
 
  2020年春节,李亚到三门峡南陪着卢睿一起工作,后遇到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突发故障,两人当下决定,一起跨上电动车,前往现场处理故障。
 
  “看着他们在严寒中并肩出行的样子,真是羡慕。”工友李九虎说,“我们一个人是‘小飞侠’,他们两个人,就是‘神雕侠侣’啦。”(完)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