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焦作山阳区法院:看法院如何以多元解纷助推市域治理?
2020-11-19 10:13:45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邓小强
11月17日,14家媒体记者和2名河南省人大代表齐聚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法院,对该院积极参与基层市域治理,加强“一站式”多元化解和诉讼服务建设等工作进行集中采访。
采访团走进山阳区定和街道办事处丰收小区,详细了解山阳区探索建立的“党群360工作法”社区治理新机制的经验做法。
2019年,丰收小区作为河南省老旧小区百城体制的一个试点。随着法院法官的入驻,不仅调解了邻里纠纷,改善了社区邻里关系,而且为居民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居民法律意识,让大量的矛盾纠纷在源头解决掉,极大减少群众诉累,节约诉讼资源。
随后,在山阳区艺新街道办事处成丰路社区,媒体记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兴致勃勃参观了“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和“冬香好妈妈工作站”。
作为“三官两员一律”政策中下沉到该社区的山阳区法院法官每周都会到工作站,为居民、网格员、调解员普及法律知识,指导调解技巧。活动现场该法官顺利调解一起家庭财产分割老人赡养继承问题的纠纷案件。
经法院法官到工作站给予调解员专业的指导后,社区调解工作的成功率提升至98%,群众对调解工作站的接收度、信任度也得到有效提高。第三方调处医患矛盾的“焦作模式”在全国享有盛名。为增强作为第三方调处机构焦作市医调委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山阳区法院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主动对接,将其纳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大格局,通过“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机制,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公正高效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取得了明显成效,大量医疗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
山阳区法院将已诉至法院的医疗纠纷案件带到医调委进行诉前调解,医调委将调解完的案件让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法院对医调委进行司法确认的对接,有效避免了在实践调解后患方反悔、医方不履行的情况的出现。
自2015年3月13日调赔结合机制运行以来,在山阳区法院的专业指导下,经诉前引导,诉调结合方式,截止到2020年10月30日,共接到医疗纠纷报案1297起,受理医疗纠纷案件1290起,结案1225起。结案率达到95%。劝导患方进入调解的诉讼程序100%。医患双方在诉调结合的机制下申请司法确认691起,司法确认率100%。经回访医患双方当事人的满意率达100%。调解协议的履行率达100%,至今无一例反悔,无一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
山阳区法院积极推动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诉讼服务大数据汇聚和大平台管理,使全院诉讼服务建设成效能够可视化、定量化、可评估。建立“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相结合的便民立案模式,大力开展网上立案工作,积极推动跨域立案,实现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少跑快立。
在山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媒体记者和代表委员参观了中心的立案登记区、网上自助立案区、信访接待区和诉前调解区,全方位的了解该院诉前保全、诉前鉴定、繁简分流等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人员对媒体记者和代表委员的提问一一做了解答。
在诉前调解室的现场,由经验丰富的调解员翟成义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进行调解。
最后,大家来到了山阳区法院的“诉前鉴定和技术咨询工作站”。山阳区法院积极探索推行诉前鉴定工作机制,在2016年创建医疗、文检、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等多专业学科为一体的“诉前鉴定和技术咨询工作站”,构建各类纠纷案件全覆盖服务网络。同时山阳区法院与全市20多家鉴定机构搭建长期合作平台,约定合作内容,鉴定机构委派专家进驻工作站,安排不同行业专家轮流值班。每天指定两名专家免费接受当事人来访和咨询,对准备进入鉴定程序的案件提前认真把关,对法官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对当事人的疑惑解答,为当事人鉴定事项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观的同时,诉前鉴定和技术咨询工作站中也进行着一场关于原告任某善诉焦作市某医院医疗过错、因果关系、原因力的诉前鉴定专业技术咨询。
山阳区法院进行诉前鉴定前置专业技术咨询程序的实施,是为了让当事人能够更好的明确诉求,正确把握鉴定方向,避免当事人盲目鉴定,减少诉累。同时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技术咨询,将有调撤空间的案件和不需要进入鉴定程序的案件进行筛选,利用技术干预达到了调解的目的,为法官和当事人提供专业指导与技术支持,这样不仅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缩短了办案周期,还提高了法院的审判质效,为法官减轻了办案压力,真正做到了让法官减负松绑。
2017年至今诉前鉴定案件671件、诉中鉴定252件、法院执行局移送的需要评估的执行案件143件,未诉前鉴定技术咨询调解423件。“诉前鉴定和技术咨询工作站”通过专业指导再委托出去鉴定,出具的鉴定结果达到了四个“无”:“无鉴定中断”、“无鉴定程序空转”、“无错检漏检”、“无信访上访”案件。此项工作在2017年得到最高法院领导的肯定。
“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不仅有利于矛盾纠纷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从根源上保证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向而行。与此同时,为方便群众诉讼,构建服务平台智慧化。我院还积极推动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诉讼服务大数据汇聚和大平台管理,使全院诉讼服务建设成效能够可视化、定量化、可评估。建立‘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相结合的便民立案模式,大力开展网上立案工作,积极推动跨域立案,减少了百姓的诉累。”该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裴永胜说。
一系列参观活动下来,山阳法院的各项工作机制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通过此次走进法院,让我深刻感受到法院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拉近了法院与人民的距离。法院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更有温度。”省人大代表王燕说。(河南高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