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舞阳:战“疫”,第一书记冲在前
2020-02-19 18:34:58 来源:中新社河南分社 责任编辑:黄增有
中新河南网漯河2月19日电(郑东亮 陈英 蔡晓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岗位、同心协力;坚定信心,务求必胜”。面对鲜红的党旗,高举右拳,慷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抗疫防疫一线。这是河南舞阳县驻莲花镇大赵村第一书记朱献周带领村干部在防控一线的庄严宣誓。
朱献周是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2017年11月到舞阳县莲花镇大赵村担任第一书记至今。面对积极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丈夫,其妻子对丈夫的安全很是担心,打电话劝他先回去。朱献周动情地对妻子说:“在这关键时刻,我是第一书记,这时候回家,别人怎么看?”就这样朱献周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地坚守在防控一线。
多年以来,朱献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坚持党建引领,在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忠诚,受到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面对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朱献周仅仅是舞阳395名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
疫情发生后,舞阳县各级第一书记按照上级要求,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驻侯集镇余庄村第一书记张翰林放弃春节与郑州家人团聚机会,义无反顾回到所驻的侯集镇于庄村战“疫”第一线,并经过多方努力,紧急协调300个口罩、数十套防护服和米面油等物资,捐赠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干部群众;市商务局驻姜店乡徐庄村第一书记陈耀江协调防护口罩2300只、大衣10件和消毒液、电子测温仪及部分生活用品;驻东军王村第一书记赵卫涛赠送价值约4000元的84消毒液100公斤、酒精25公斤、口罩200只等;驻辛安镇刘庄村第一书记吴洪良购置防护囗罩300只;驻九街镇牛赵村第一书记王帅协调防护口罩300只;驻莲花镇小赵村第一书记彭高峰协调防护口罩100只;驻苏庄村第一书记鲁镇胜和闫刘村第一书记张耀民也第一时间送来了800个口罩和10瓶酒精,切实增强了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驻吴城镇汪庄村第一书记陈永强协调防部分护口罩和消毒液第一时间送到村里;驻姜店乡大宋村第一书记宋朋涛协调部分防护口罩和消毒液,为帮扶乡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物资保障;驻姜店乡大王村第一书记翟耀军,自费为村里送去了160个口罩、1个医用红外线测额温计和10个体温计,坚持对全村5个值班卡点,逐个查看值班和防护情况,每天准时在早上7点、中午12点和下午6点,一天三遍广播会,通报疫情形势,宣传防疫措施。翟耀军曾说:“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不但要干好脱贫攻坚工作,更要在大灾大难之时冲锋在前,大王不安,我心不安,大王平安,我心无愧”!
面对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广大驻村书记们闻“疫”而动,深入一线,与村“两委”、驻村干部、广大党员群众们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最后一公里”,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上,成为了疫情防控的“主力军”,成为了飘扬在抗“疫”一线的一面面旗帜。
脱贫不忘感党恩,正是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贫困户们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姜西村贫困户蔡连生、后吴村贫困户吴小三等在防控卡点启动的第一天开始,就开车着自家的车从乡镇疫情指挥部拉回消毒液,每天载着喷雾器逐街逐巷对全村进行撒药消毒,确保全村平安;有的贫困人员主动发挥作用,有的为隔离人员送菜、送面、送煤气,有的为困难群众代购药品、物品,有的协助村里进行喷药消毒,成为村里疫情防控的又一只主力军;董北村贫困户董合水,本人残疾,但身残志坚,知恩感恩,白天夜晚坚持在卡点值班,这只是贫困人员参与值班的一个缩影,全县3186名公益岗位人员主动申请到防控一线,并全部编班分组,分散在全县4千多个卡点中,尽职尽责,形成了坚实的联防联控体系,正是有了他们用爱守望相助,义无反顾的站到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探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