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祖同源 和平和睦和谐:2019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冬令营河南文化营闭幕
2020-01-05 11:25:00 来源:中新社河南分社 责任编辑:邓小强

中新社河南分社1月5日电(张培 邓东平)2019年12月31日下午,新年前夕,由中国侨联主办,河南省侨联、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承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市侨联、河南省侨青会等单位协办的2019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冬令营河南文化营闭营仪式汇演暨新年联谊会在郑州圆满举行。通过数天的探访,4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及领队老师对祖(籍)国的面貌和发展感到由衷的惊叹与自豪,对同为华夏儿女有了进一步的认同与归属感,这些经历与感悟成为他们此次“寻根之旅”最大的收获。
河南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董锦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周耀霞,河南省侨联副巡视员刘合生,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药翻译家、著名书法家、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誉主席朱忠宝,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梁光彩,河南省侨联副主席、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陈向辉,河南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饶洪,中英共同体促进会会长王海燕,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冯国辉,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刘斐,河南省侨联文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范晓青,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创始院长李放,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侨商会副会长、河南省侨青会副会长倪思国,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周晓刚、毛凤林、张永强、张卫华,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办公室主任蔡春雨、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邓东平、管忠等出席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汉语、文化、寻根”为主题,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参与,围绕汉语、书法、剪纸、中医、武术、姓氏、豫剧等中原传统文化制定“老家河南·出彩中原”系列线路——营员们在河南博物院感受中原文化,在中医药博物馆认识中医药材,在黄河岸边感受母亲河的壮观,在新郑黄帝故里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少林寺学习禅武精神,在龙门石窟感受中国石刻的魅力,在嵩阳书院拜师礼,在豫剧小镇聆听豫剧等都令他们印象深刻,营员们感受到老家河南的热情和厚重,让此次“寻根之旅”成为“文化之旅”“友谊之旅”。

河南省侨联副巡视员刘合生代表省侨联对冬令营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营员及嘉宾致以新年祝福。他希望青少年们:更加深刻地感悟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汲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继承好父辈心系桑梓、情牵故土的赤子情怀,做中华儿女血脉永续的传承者。把在老家河南的所见、所思、所获带回去,传播出去,深刻铭记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河南省侨联副主席、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陈向辉说:过去的几个月里,河南省华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共组织3期“寻根之旅”河南文化营,接待了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泰国、印尼、韩国等8个国家的130余人海外华裔青少年。此次活动来自印度尼西亚、巴拿马等国家的48名华裔青少年和领队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互动体验、文化考察和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加深对河南的认知和感受,促进中外交流和友谊,取得了预期效果。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领队代表程老师说,“在之前的11次中国寻根之旅中,我们看到了新中国的进步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当我们再次走进中国河南,除了再次让我们感到中国历史文化的雄伟宏达,还遇到个人认为最专业、最棒的组织团队,有了对中华文化最深的感受。”
活动期间,4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还与省侨联扶贫点临颍县桥南村学校的孩子们一同在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同为华夏儿女,孩子们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根亲交流,一起玩耍,传递着和谐和睦的声音。

活动现场,全体营员和领队以大合唱《龙的传人》拉开序幕,参会领导为优秀领队代表、优秀营员代表颁发证书;著名书法家朱忠宝,携众弟子为大家写福字;“云裳羽衣”试穿汉服小游戏将现场气氛带向高潮,寓教于乐,在学习汉服文化的同时让现场来宾捧腹不已;组委会准备了生日蛋糕,为来自巴拿马的营员度过其17岁生日;来自10多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及参加过“寻根之旅”河南文化营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为协会送上新年祝福,并祝福祖(籍)国繁荣昌盛;营员们进行精彩的汇报演出,他们以作品展示、诗朗诵、独唱、合唱等形式表达此次“寻根之旅”的所感、所想、所获,现场充满发自内心的欢乐与浓浓的新年气息。
最后,在大合唱《不忘初心》的歌声中,闭幕式画上句号。
最后,在大合唱《不忘初心》的歌声中,闭幕式画上句号。
